微观经济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第43页(1682字)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市场经济中的单个消费者(或称家户、家庭)和生产者(或称厂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消费决策或生产决策,来说明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进而说明稀缺性的资源如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目的是为了论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价格机制。

因此,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其根本假设为:①经济行为个体是进行自由的、分散化决策的理性经济人,即消费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生产者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②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微观经济学从这两个基本假定出发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就构成了它的主要内容,具体地,它包括:①供求规律。

对某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决定该产品的价格。供给或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化,同时,价格的变化也会调节供给量和需求量。②消费者行为理论,它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该理论假定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通过选择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运用基数效用论或序数效用论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效用最大的状态。

③生产者行为理论或厂商理论,它构成消费品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该理论假定生产者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通过选择消费品的种类和产量来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说明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者利润最大的状态。

当然,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市场形态下的生产者不存在供给曲线。④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或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来自生产者为追求最大利润而产生的对生产要素的引致需求,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来自消费者为追求效用最大化所做出的对自用要素数量和提供给市场的要素数量的选择。⑤一般均衡理论。

该理论说明上述对单个市场的分析同样适用于整个市场体系。所有市场上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样由各自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并最终同时决定一系列均衡价格,在该价格体系下,所有市场达到一般均衡状态。

⑥福利经济学。它采用与上述实证分析所不同的规范分析,根据帕累托标准做出判断:完全竞争状态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价格机制可以导致资源最有效率的配置。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如果出现垄断、公共物品、外在性或不完全信息等问题时,价格机制就不能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这就是市场失灵。

这时,需要政府制定微观经济政策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宏观经济学相对的。

在宏观经济学创立之前,微观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其主要体系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奠定的。马歇尔综合了庸俗经济学派和1870年左右出现的边际学派的观点,采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说明了价格的决定问题。

其后,微观经济学体系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和补充:①维纳等人对成本曲线的研究;②希克斯等人对序数效用论的发展;③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理论;④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研究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惟一性和稳定性问题;⑤外在性问题的提出。这些构成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体系。

现代的微观经济学体系较传统的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①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行为理论的新发展。例如显示偏好理论、时间偏好与跨时期选择、风险条件下的选择、企业的本质和边界的研究、企业内部管理、组织和决策问题等;②对策论的应用和发展。

③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发展。例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可竞争市场的分析等等。④不确定性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⑤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融合趋势的影响,出现了对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研究,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界线逐渐弱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