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哲学辞典

“自我”(哲学上的)

书籍:哲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广东人民出版社《哲学辞典》第195页(814字)

积极对待世界、对待自身的人之个体、个人的精神中心。

能够独立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在各方面具有主动精神的人就具备了“自我”。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观念把“自我”解释为理想的始原,因而看不到人类“自我”所具有的具体历史的、积极的基础。

在唯心主义观念中,“自我”的问题常常被作为建立哲学体系中的始原问题提出来。笛卡儿认为,“自我”作为理性认识的直觉的始原乃属于思维着的实体,这就足以肯定“自我”的独立性。

这种被孤立的个人的观点以及直观性,在唯心主义范围内导致了唯我论,在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范围内导致把人贬低到屈从于历史外部过程的一个消极客体的地步。德国古典哲学抛弃了英国经验主义原有的对“自我”所作的心理的、个人主义的解释。

但德国古典哲学却把“自我”同活生生的社会上的人割裂开来,并把“自我”变成“先验的主体”。费希特由于不理解活动历来就具有的客体性质,认为这个“自我”就是实体,就是绝对的创造的始原,它既设定“自我”本身,也设定“非我”的万物。

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法,把人的“自我”的社会本质解释为踞于具体人之上的异己力量——世界理念(参见黑格尔)。非理性主义描述了资产阶级社会那种与否定人的“自我”相冲突的个人的感觉。非理性主义的观点只能使异化的状况永远存在下去。弗洛伊德主义反映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人之被分裂,反映了动机的生物化,这种生物化就是“自我”淹没在“它”(盲目欲望的王国)之中。

人之所以错误地理解自身的社会本质,是由于受到与个人格格不入的“超我”所控制的结果。在阶级对抗的社会结构中,活动的分裂和异化确会使人失去个性,失去自己的“自我”。因此,为争取让人能够确立自己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准则的创造者的实际斗争,就成为克服虚构的“自我”观念的基础。

每个人作为一个人的“自我”的积极行为的主体,他要最充分、最自由地表现自己,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即在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有可能。

上一篇:自由派基督教 下一篇:自发性和自觉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