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

书籍: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 更新时间:2018-11-07 04:41:4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辽宁人民出版社《党的基本路线知识全书》第528页(1081字)

邓小平1984年3月25日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的谈话。

中国和日本是一水之隔的邻邦。两千年来两国人民友好来往,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两国的经济和文化。

后来近半个世纪内,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使两国关系受到严重损害。1972年中日两国结束这段历史,建立了外交关系,使中日两国的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1983年11月23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日本。访问期间,双方确认中日关系的原则是“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信赖,长期稳定”;共同表示要在这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开创中日友好的新世纪。

1984年3月23日至26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问中国,邓小平会见并同他作了交谈。这篇谈话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和发展中日关系。

邓小平指出,要把中日关系放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来发展。第一步放到二十一世纪,还要发展到二十二世纪、二十三世纪,要永远友好下去。这件事超过了中日之间一切问题的重要性。他强调,中日之间的合作不是只对一方有利,而是对双方、对两国、对两国人民都有利。

中日关系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两国政府都会表示满意,但是双方关系发展得还不足,两国的民间经济技术合作还很薄弱。他欢迎日本大中小企业来中国投资、开发,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开放政策。

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会不会落空?从五年的实践来看,这种目标不会落空。

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高达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他强调,翻两番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为后十年发展做准备。

这种准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能源,二是交通,三是原材料,四是智力。

这都需要大量资金,我们很缺乏,所以必须坚持开放政策,欢迎国际资金的合作。

第三,让历史评价个人的功过。邓小平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他说,我从18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经历是很艰难的。

在我的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的三年。那时我们的装备很差,却都在打胜仗,这些胜利是在以弱对强、以少对多的情况下取得的。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就是靠的乐观主义。他分析了建国后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失误,认为不能把失误都归于毛主席,作为领导干部都应承担一份责任,个人的功过是要由历史评价的。

邓小平的这篇谈话对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