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34:4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75页(749字)

【生卒】:1017—1073

【介绍】:

原名敦实,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曾任分宁主簿、南军司理参军、桂阳令,后为广东转运判官、知南康军。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取营道故居濂溪名之,世称濂溪先生。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辑为《周子全书》。《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他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为后世统治者广泛利用,成为统治和麻痹人民的思想武器。宋元佑元年(1086)追封他为汝南伯;元延祐元年(1314)又加封道国公。

明代把他的着作收入《理性大全》,清乾隆时又被列入御纂《性理精义》卷首。

周敦颐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文和道关系的论述。

他是宋代理学家中第一个提出“文以载道”的人。他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他认为文章是“载道”的工具,具有妆饰的作用,反对不能“载道”的“徒饰”和“虚车”。虽不否认文章的作用,却表现出明显的重道轻文的倾向。他把文章视为技艺,承认有感染的作用和流传的力量,但毕竟是附属的、次要的。

如说:“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

”要求文章为表现道德服务,“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通书·文辞》)他所谓道德的具体含义即指义理、心理的道德修养,不仅使文章的思想内容远离社会现实,成为道德说教的工具,同时也抹煞了文学的独立地位和价值。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产生的文章,不能不是讲义、语录式的枯燥乏味的东西。周敦颐的文学主张直接影响二程(程颢、程颐),进一步提出“作文害道”的观点,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极为有害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