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无间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50:3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28页(1036字)

指艺术创作中主观的情景与客观事物相融合。

语出刘熙载《艺概·概》:“代匹夫匹妇语最难,盖饥寒劳困之苦,虽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无间者也。杜少陵、元次山、白香山,不但身入闾阎,目击其事,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物,即客观事物,这里指匹夫匹妇的饥寒劳困之苦。刘熙载认为诗人只有“身入闾阎,目击其事,直与疾病之在身者无异”,客观之民生疾苦与作者的思想情感相融合,达到“物我无间”的程度,诗人才能把人民的疾苦写进诗歌里,那种道听途说,对于饥寒之苦没有切身感受的诗人是不能“代匹夫匹妇语”的。

刘熙载的这种见解之可贵,不仅在于他看到了人民的疾苦,而且主张诗歌必须反映这种现实,更值得注意的,他指出了一条重要的艺术规律,即艺术作品都是表现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的,这种情感源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深切感受。他说“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荡而赋出焉。若于自家生意无相入处,则物色只成闲事,志士遑问及乎?(《赋概》)刘熙载说的“在外者物色”,既包括自然界事物,也包括现实生活,如匹夫匹妇之苦。意,即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它源于“物色”之感发。

物意“二者相摹荡”,首先是物对作者感情的激发,同时也有作者意情对物色的浸入。“陶诗‘吾亦爱吾庐’我亦具物之情也;‘良苗亦怀新’,物亦具我之情也。”(《艺概·诗概》)物具我情,我亦具物情,物意相摩相荡,物我无间,作者对客观现实生活有了独特的深刻地切身感受,产生了真实的思想情感,这样就产生了艺术的美的境界,创造出了感人的形象。这就是刘熙载说的艺术创作中的“物我无间”物意摩荡“赋出焉”的具体内涵。

从这一基本文学观点出发,刘熙载反对艺术创作中的无病呻吟:“古人因志而有诗,后人先去作诗,却推究到诗不可以徒作,因将志入里来,已是倒做了,况无与于志者乎?”(《艺概·诗概》)倡导“诗可数年不作,不可一作不真。”(同上)刘熙载主张“因志而有诗”,有感而作。他认为那种“先去作诗”,然后把所谓的“志”装进去,那是倒行其事,是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从审美理论上看,刘熙载的“物我无间”说,是把客观事物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把作家的主观情意思想作为创作的主导,把艺术作品视为客观事物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把艺术看作一种创造而不是摹仿,这种理论见解显然是对传统的“诗言志”“诗缘情”说的发展,在文学批评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来王国维的“境界说”的提出有直接影响。

上一篇:词眼 下一篇:文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