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

书籍: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22:45:34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天津人民出版社《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第1056页(440字)

唐代安史之乱后地方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割据。

玄宗时府兵制废弛,戍边士卒改行招募,长期戍守,不再更代,使节度使集辖区内的军、政、财大权于一身,藩镇之势日强。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安史部将采取姑息政策,分授以魏博、成德、幽州节度使,史称“河朔三镇”,他们在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节度使一职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或部将拥立,朝廷只能承认既定事实。各地节度使也仿效河朔,拥兵自重,独霸一方,使山东、江淮列镇相望。至9世纪初,藩镇发展到40多个,他们或连横以叛上,或以力相并,给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灾难。宪宗元和年间,因改行两税法,中央财力情况好转,一举平定了淮西藩镇叛乱,河朔各镇也随之相继归顺,实现了安史之乱以来的空前统一。

但藩镇恃势横行的情况并未根本改变,宪宗死后,各地藩镇又相继叛乱,故态依然。藩镇割据的局面由唐中叶起,经五代十国至宋初赵匡胤收藩镇兵权,持续达两个半世纪之久。

上一篇:唐律 下一篇:两税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