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359页(917字)

简称“北京艺专”戏剧系,中国第一个由政府主办的戏剧教育机构。

1925年久已停办的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恢复,改为现名,增设戏剧系。校长林风眠,教务长闻一多,戏剧系主任先后由赵太侔、佛西担任,教授有余上沅等。

该系招了四届学生,共五十多名,分前后两个办学时期。

前期从1925年10月招第一届学生起到1926年10月止,由余上沅、赵太侔主持。

所招学生有张寒晖、章泯、王瑞麟、黄云谷、左明、常小英等二十余人,分图案表演两科。所开课程有戏剧文学、戏剧概论、发音学、化妆术、习演、舞台装置等。

学生们于1926年5月首次公演了《获之夜》、《压迫》、《一只蜂》等剧,以其热情、认真的态度和彩色的灯光布景轰动京城。但该系主持人余上沅、赵太侔于1926年夏组建“中国戏剧社”,倡导“国剧运动”,大力宣扬超时代、超政治、超人生的理论,受到该系进步学生所组成的“五五剧社”的讨伐,被迫先后离去。

同年10月,戏剧系遂由熊佛西接办。招收了第二届学员,有肖昆、张季纯等十余人,包括部分女生。

“认为戏剧系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戏剧领袖人才的培养。戏剧系应该是训练戏剧各方面人才的大本营,戏剧系应该是新兴戏剧的实验中心”。

开设了《中国戏曲史》、《元曲》、《皮簧昆曲研究》、《戏剧原理》、《西洋戏剧文学》、《西洋戏剧史》以及《国文》、《英文》、《哲学》、《心理学》等十几门课程,由熊佛西亲自授课,聘有徐凌霄任教。前后作过十余次公演。剧目有《一片爱国心》、《五块一角》、《压迫》、《亲爱的大夫》等,社会影响很大,尤以熊佛西创作的《一片爱国心》为最。1927年6月,戏剧系被张作霖军阀政府以“都是共产党”的罪名勒令解散。后又随政局变化办办停停,1928年改大专制,成为我国话剧史上第一个大学戏剧系,续招了两届学生。并于1929年创办《戏剧与文艺》月刊,共出了十四期;同时办了专登学生作品的《戏剧系》等刊物。1933年7月,终被国民党政府下令停办。但它率先建立较为系统的教学体制,介绍欧美的戏剧,注重通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如:章季纯、张寒晖、章泯、贺孟斧、杨村彬等,以其对我国话剧教育事业的贡献令人瞩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