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959页(1928字)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砂挼子、倒行子、睡虫(《本草拾遗》),沙谷(《生草药性备要》),沙牛(《本草求原》),蚁狮(《动物学大辞典》),砂牛虫(《陆川本草》),金沙牛(《生草药手册》),地拱(《四川中药志》)。

基源 为蚁蛉科动物蚁狮等的幼虫。

原动物 蚁狮Myrmeleon formicarius Linnaeus。中华东蚁蛉Euroleon sinicus Navas中黄足蚁蛉Hagenomyia micans Mac Lachlan

历史 最早记载于《本草拾遗》,《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民间常用草药》:“退疮管”的作用。《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现今各地民间多有应用。

形态 幼虫称蚁狮,其头和前胸在身体的比例上很小,而腹部膨大。口器特别发达,上颚长而弯,成镰刀状,内侧有3个齿,在两侧边有强大的刚毛。头扁,复眼小,黑色,位于头部前方两侧。

前胸细而窄,呈颈状。体躯很粗状,背面隆起。

足细长,淡黄色,并有很多黑色长毛。身体呈灰黑色,并有淡黄色斑纹,大小随龄期而改变。

每个体节的两侧都有黑色强大的毛丛,并有许多散生、单条黑色短毛。腹背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线,两侧有黑色斑印。

一般体宽2~3.5mm。

生境与分布 蚁狮生活于不受风雨侵袭的极松的沙土中,捕捉昆虫(如蚂蚁)作为食料。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

【生药】:

采集 全年均可捕得。

捕捉后杀死,晾干。

贮藏 置干燥处。

防蛀。

【药性】:

性味 辛、咸,凉。

有毒。 ①《本草拾遗》:“有毒。” ②《陆川本草》:“平,淡。” ③《四川中药志》:“温,辛、咸,有毒。”

功效 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

主治 高血压,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砂淋,尿路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中耳炎,疔疮,瘰疬,无名肿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②《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④《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 ⑤《四川中药志》:“治癥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0.6g;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捣烂敷。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硼砂外用,治瘰疬破烂。

②配金钱草,治泌尿系统感染,石淋。

方选和验方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拔弹头(弹头卡在骨头或肉内拔不出),拔竹木刺:地牯牛3个,乳香0.9g,共研细末,外敷伤处。”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泌尿道感染,结石:地牯牛10个,新瓦焙黄研末,用金钱草30g,水煎分2次送服。” ③《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破烂:沙谷牛合硼砂、冰片少许,捶烂敷疮,用膏药盖之。”

单方应用 ①《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治疟疾:地牯牛11个。兑酒吞服。

在发疟疾前半小时服1次。慢性疟疾,得服1星期。

” ②《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治小儿疟疾:地牯牛7个。炒香为末,开水吞下。

” ③《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治疔毒:地牯牛7个。以6个捣绒敷疔顶,另1个不捣,放疔头上,用布包好。

” ④《四川中药志》:“治竹木刺及铁沙入肉不出:地牯牛配南瓜瓤敷患处。”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高血压中风、癫痫:地牯牛适量,用新瓦焙干,每服0.3g,每日2次,开水送下。” ⑥《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高热,惊厥:地牯牛1~3个。新瓦焙黄,研末,母乳适量调服,每日2次。

”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骨折、跌打损伤:地牯牛5~10个,泡酒250ml。每服10ml,每日2次。

上一篇:地毡草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