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89页(325字)

维吾尔族拨弹乐器,主要流传在塔里木西南、西北缘的多郎地区。扁平的半瓢状共鸣箱由整块木料挖糟而成,背面可刻有莲花瓣状图案,上蒙皮或驴皮。上窄下宽的琴杆上无品位,琴杆与音箱的连接部左右各饰有一块长方形木条(背面刻有莲花瓣状者即形似花瓣底座)。3根羊肠弦或钢丝弦的弦柱置于琴颈两侧,7至12根共鸣弦的弦柱置于琴杆内侧,全长800毫米左右。演奏时斜抱琴身,音箱置于右腿根部,右手执木质或角质拨片拨弦发声,左手常常只用一个把位,按外面的3根弦改变音高,里面的各弦既起共鸣作用,也可以拨弹空弦配合演奏旋律。右手技法有拨、弹、扫,少用滚奏,左手技法以滑、揉为主。多郎热瓦甫音色浑厚,主要用于“多郎木卡姆”的伴奏。

上一篇:多郎木卡姆 下一篇:多郎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