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115页(588字)

1958年,在筹建中的南宁电影制片厂(后改为广西电影制片厂)为了使广大壮族观众能看懂电影,决定成立壮语译制片组,专做译制壮语版本影片的工作。1959-1960年,共译制了《万水千山》、《党的女儿》、《回民支队》、《边寨烽火》、《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水库上的歌声》等14部影片。在武鸣等地放映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因各地壮语语音的差别,很多壮族观众还听不懂壮语标准音(武鸣壮语音),故壮语译制片的发行区域受到较大的局限,译制工作也带来困难,于1961年后停止了译制工作。1973年11月,广西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改为广西电影译制片厂后,又重新组织人员做壮语译制片的工作。1974年6月,译制了壮语故事片《青松岭》,经在东兰、巴、凤山等县试映,受到群众的好评。但仍因壮语标准音在其他地区只有少数懂壮文的年轻人听懂,放映效果不大理想。为了取得更好的效益,改由各地、县电影公司设立自己的壮语配音组,经译制片导演到各地组织短期培训和配音前排练,然后陆续到厂分别录音,制作不同方言的壮语影片;并且改进磁转光的制片工艺,直接在拷贝上涂磁录音,以降低成本。1974年至1978年,录制了壮语方言影片共8部。1978年底,广西电影制片厂不再承担译制壮语影片的任务,而由广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在各地、县继续以涂磁录音的方式组织壮语译制片的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