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市场大辞典上册

水稻土技术

书籍:市场大辞典上册 更新时间:2018-09-10 08:30:1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市场大辞典上册》第444页(957字)

一种具有特殊的剖面形态与发生层次的人工水成土类。

它是在人为的周期性水旱交替耕作管理条件下,经历物质的氧化还原,有机质的分解、积累和矿物质的淋溶、淀积等过程而逐步形成的,与一般旱地土壤明显不同。水稻土在演变过程中,由于还原、淋溶和氧化、淀积等作用,形成了特有的发生层次。即耕作层、犁底层、渗育层、斑潜层、潜育层和母质层等。这些层次的发育程度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土体构型,是水稻土分类与因土种植的基础。同时,水稻上土壤渍水量高,传导热量慢,氧化还原电位低,酸性土PH值升高,铁、锰还原,磷和硅的溶解度增加,有机质行嫌气分解,以及含氮有机物分解主要生成铵态氮等物质转化上的种种特点,也与旱地土壤迥异。肥沃的水稻土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土体构型好。

剖面分异度小,无明显的粘化层、沙层、漂洗层、青泥层等障碍层。耕作层厚(15~81厘米),犁底层不过于紧实,渗育层发育,潜育层出现于70~80厘米以下,种稻季节地表水与地下水不连接,旱作季节地下水在70厘米以下。

(2)养分丰富。一般耕作层有机质含量2.5~4.0%,全氮0.15~0.25%,速效磷>20ppm,速效钾>100ppm,且对养分有较大的缓冲性能。(3)渗透性适中。一般日渗漏量7~15毫米,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

(4)宜耕性好。干耕易碎,湿耕易散,适耕期较长。培育并提高肥沃水稻土壤的主要途径是:在改善水利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排涝防渍;增施有机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实行水旱轮作,减弱嫌气过程和还原物质的影响,并促进有机质矿化和更故;深耕晒垡,提高耕作质量,加速土壤熟化。

中国稻区由于土壤性状不良而形成的低产稻田约650万公顷,低产稻田土壤类型复杂,各地名称也不尽相同。

根据限制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及改土的基本方向可归并为冷烂田、沉板田、粘结田和毒质田4大类。对冷烂田主要是结合治山治水,根治水害,干耕晒田,增施肥料,以改善土壤水、热、肥、气状况;对沉板田主要是种植绿肥和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吸附铵的能力,并掺以粘土,调整质地;对粘结田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掺沙改土,晒垡冻垡,在彻底改良前注意适墒耕作;对毒质田主要是开沟排水,水旱轮作,降低还原作用,洗盐压酸,以减轻或消除毒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