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妥类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精神疾病现代药物治疗手册》第215页(7733字)

巴比妥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催眠药,种类很多,其中临床中最常用的有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等。按药物作用时间,依次分为长效药有苯巴比妥,中效类有异戊巴比妥,短效类药物有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和超短效类如硫喷妥钠等。

【适应证】此类药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低脑细胞代谢等效应,因此适用于:①镇静;②预防癫癎发作和癫癎持续状态的治疗;③缺血性卒中,脑外伤后神经元保护;④精神科用于麻醉分析。

【药理作用】

1.药效学 巴比妥类药物起中枢神经系统非特异性抑制作用,作用于中枢的不同水平,使之从兴奋转向抑制,出现镇静、催眠和基本代谢率降低;大剂量时出现昏迷,甚至死亡。中等剂量可以起到麻醉作用。巴比妥类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可能与其增强和(或)具有GABA的突触作用的能力有关。

(1)镇静催眠: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巴比妥类药物可特异性地作用于丘脑水平的网状系统,抑制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阻止兴奋冲动传达到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从兴奋转向抑制,产生困倦、镇静和催眠。巴比妥盐类可引起快速眼动相睡眠(REMS)总量减少,特别是该时相睡眠Ⅲ、Ⅳ期睡眠减少更明显,在用药一段时间之后,可以产生恶梦等REMS的反跳现象,甚至失眠。

缺血性卒中和脑外伤时选用巴比妥是利用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降低神经元的代谢有关。

(2)抗惊厥:抑制中枢神经单突触和多突触传递,提高大脑运动皮质电刺激的阈值。

(3)抗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通过诱导葡糖醛酸转化酶结合胆红素,从而降低了血清胆红素的浓度。

2.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容易从胃肠道吸收,其钠盐的水溶液经肌内注射也容易被吸收。吸收后分布至全身组织,其中脑和肝脏内浓度较高。药物进入脑组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低的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从血液进入脑组织的速度慢,静脉注射也需15min以上才能出现中枢抑制作用。而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的脂溶性则较高。本类药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不一致,脂溶性高的结合率高,反之则较低,如苯巴比妥为20%~45%。司可巴比妥为40%~70%。血浆t1/2环乙烯巴比妥为3.7h,司可巴比妥为20~28h,苯巴比妥为72~144h。巴比妥类药在体内主要是经肝脏转化和肾脏排出,药物在肝内经微粒体代谢酶的作用,使其侧链化,氧化后的产物与葡糖醛酸结合,然后由尿排出。还有一部分未经结合者以原形经尿排出。

【不良反应】

(1)对巴比妥类过敏的病人可出现皮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这种病人可能致死。一旦出现皮疹等皮肤反应,应当停用。

(2)静脉注射巴比妥类药,特别是快速给药时,可出现严重呼吸抑制、呼吸暂停、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或伴发高血压。

(3)长期大剂量应用巴比妥类药后可发生药物依赖,表现为强烈要求继续应用或要增加剂量,或出现心因性依赖、戒断综合征等。

(4)巴比妥类急性过量时,表现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抑制,甚至进展到陈-斯氏呼吸的程度、反射消失、瞳孔缩小、流涎、心律不齐、体温降低、昏迷等。亦可发生典型的休克征群。极度巴比妥过量时,大脑的一切电活动消失,脑电图变为一条平线,若不并发缺氧性损害,这种情况完全是可逆的,而不代表为临床死亡。

巴比妥过量常可并发肺炎、肺水肿、心律不整、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功能衰竭等。

(5)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①过敏而出现意识糊涂、抑郁或逆向反应(兴奋)。这种反应以老年、儿童和糖尿病病人为多;②偶有粒细胞减少、皮疹、环形红斑、眼睑、口唇、面部水肿等;③幻觉、低血压;④血栓性静脉炎、血小板减少;⑤肝功能损害、黄疸;⑥骨头疼痛、肌肉无力等。

(6)持续服用后发生惊厥或癫癎发作、昏厥感、幻觉、多梦、震颤、不安、入睡困难、异常乏力等,则提示可能为撤药综合征。

(7)持续存在而应注意的不良反应有:①发生率较多的,如行走不稳、眩晕或头昏、嗜睡或醉态;②发生率较少,的如腹泻、头痛、关节或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语言不清。

【注意事项】

(1)对一种巴比妥过敏的病人,对其他巴比妥类药也可能过敏。

(2)巴比妥类药能通过胎盘,在分娩晚期应用,由于胎儿肝功能尚未成熟而引起新生儿(尤其是早产)的呼吸抑制,在妊娠期间长期应用本品,可引起依赖性及导致新生儿的撤药综合征。妊娠期应用可能由于维生素K含量减少而引起新生儿出血。苯巴比妥用于抗癫癎时胎儿可能致畸。

(3)因本类药能分泌至乳汁,因此哺乳期妇女应用可引起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4)某些儿童应用本类药可能引起反常的兴奋。

(5)老年病人对本类药的常用量可引起兴奋、精神错乱或抑郁,因此用量应较小。

(6)对诊断的干扰:因酶的诱导促使胆红素结合的葡糖醛酸转化,抑制血清胆红素,使之浓度有所降低。

(7)下列情况应慎用:严重贫血、哮喘、心脏病、糖尿病、药物滥用或有依赖史、肝功能损害、多动症、高血压、甲亢、肾上腺功能减退已处于临界状态、不能控制的疼痛、肾功能损害、呼吸困难(尤其是哮喘持续状态)。

(8)当作为抗惊厥药应用时,应定期测定血药浓度,以达最大的疗效,并根据情况做其他有关检查。

【药物相互作用】

(1)与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在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治疗的病人中,由于肝微粒体酶诱导代谢的增加而引起乙酰氨基酚类药物的疗效降低。在乙醇癖或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治疗的病人中,给予依次中度剂量或长期高剂量乙酰氨基酚类治疗会增加肝中毒的危险性。

(2)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洋地黄苷类、奎宁等与巴比妥类药,特别是苯巴比妥联合应用时,这些药物的药效将降低。

(3)饮酒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同时合用,可引起神经系统的抑制效应增强,因此,两种药物的剂量均应减少。

(4)与苯丙胺合用可引起苯巴比妥肠道吸收推迟的作用。

(5)麻醉剂:在应用氟烷、恩氟烷、甲氧氟烷等麻醉制剂之前有长期服用巴比妥类药物者,可增加麻醉剂的代谢产物,增加肝脏毒性的危险。在应用γ-甲氧氟烷之前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可增加肾代谢产物的产生,以致肾脏中毒的危险性增加。巴比妥类与氯胺酮(ketamine)同时应用时,特别是大剂量静脉给药,增加血压降低、呼吸抑制的危险。

(6)抗凝剂与巴比妥类药物合并应用时,由于增加肝脏微粒体酶的作用,使抗凝作用减弱,但在巴比妥类药物停用后可引起出血倾向。因此在调整抗凝剂量时,需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7)抗惊厥药物。

1)与苯妥英钠等乙内酰脲类药物合用时,对其血浓度的影响不定。巴比妥类药物与苯妥英钠合用时,必须密切控制血药浓度。

2)与乙琥胺和卡西平合用时,由于巴比妥能引起代谢加快,引起两种药物的血浓度降低,t1/2缩短。因此,当卡马西平、乙琥胺等药物与苯巴比妥合用时,须密切控制血药浓度,然后调节药物剂量,特别是加药或撤药时应当更加注意。

3)与丙戊酸钠合用时巴比妥代谢慢,使血药浓度增高,增强中枢神经抑制,丙戊酸钠的t1/2缩短,所以剂量必须调整。此外,苯巴比妥可以增加丙戊酸钠的肝脏毒性。

(8)与钙离子拮抗剂合用,可引起血压下降。

(9)与碳酸酐酶抑制剂同时应用,将增强巴比妥的药效。

(10)与口服避孕药、雌激素等合用时,可以降低避孕药物的可靠性。这一作用与加快肝酶代谢作用有关。

(11)与环磷酰胺合用,可增加环磷酰胺烷基化代谢产物,但实际作用尚不清楚。

(12)与灰黄霉素合用,可引起后者吸收不良,降低疗效,灰黄霉素使用剂量要逐渐调节。

(13)与奎尼丁合用,由于增加奎尼丁的代谢产物而降低疗效,因此需要逐步调节剂量。

(14)与氟哌丁醇联合应用治疗癫癎时,可引起癫癎发作形式发生改变,抗惊厥药的血浓度需要调整。

(15)与吩噻嗪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物合用时可降低抽搐阈值,例如氯丙嗪与苯巴比妥合用时,可增加氯丙嗪代谢,而降低苯巴比妥血药浓度;与马普替林合用时,降低抽搐阈值,增加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16)与布洛芬合用,可以减少或缩短t1/2的时间而减少作用强度。

【给药说明】

(1)药物起效时间及药效持续时间取决于用量、剂型和给药途径;

(2)肝功能不全病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

(3)长期服用本类药都可产生耐药性,尤其是常用量的长效类药或大量的短效类药;

(4)长期不间断的用药,尤其是短效类药,可能引起精神或躯体的药物依赖性,停药时须逐渐减量,以免引起撤药症状;

(5)静脉注射应选择较粗的静脉,减少局部刺激,否则有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切勿选择曲张的静脉;

(6)肌内注射应选择大肌肉,如臀大肌或股外侧肌的深部注射;不论药液浓度大小,每次注射不应大于5ml;

(7)静脉注射应避免药物外渗或注入动脉内,外渗可引起组织化学性创伤,注入动脉内则可引起局部动脉痉挛,顿时剧痛,甚至发生肢端坏死。

异戊巴比妥

【药品通用名】异戊巴比妥。

【别名或商品名】阿米妥,Amytal,Amylobarbitone。

【药品英文名】Amobarbital。

【化学分子式】C11H18N2O3

【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乙醇或乙醚中易溶,在氯仿中溶解,在水中极微溶解,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熔点为155~158.5℃。

【药理作用】作用与苯巴比妥相似,但作用快而持续时间较短,为中效类催眠药。本品脂溶性较高,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故起效快。口服、肌内注射均易自给药部位吸收。

【药代动力学】口服或钠盐肌内注射均易自给药部位吸收。主要经肝脏代谢,约有50%转化成羟基异戊巴比妥,而后由肾脏排出。口服吸收,服后15~30min起效,作用持续3~6h,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内,因本品脂溶性稍高,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约61%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14~40h。达峰时间随给药途径而异,个体差异很大。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排出,极少量(<1%)以原形随尿排出。

【适应证】用于镇静、催眠、抗惊厥。

【用法与用量】

(1)镇静:20~40mg,2~3次/日。

(2)催眠:100~200mg,于睡前服用,适用于难入睡者。肌内或静脉注射:100~200毫克/次。

(3)抗惊厥: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其钠盐每次200~500mg,小儿每次3~5mg/kg。成人极量:口服每次200mg,600mg/d;注射每次250mg,500mg/d。

【不良反应】久用致依赖性。其他参见巴比妥类药。

【注意事项】

(1)可致依赖性。

(2)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3)中毒解救同苯巴比妥。

(4)注射剂用注射用水配成5%~10%的溶液,现配现用。静脉注射宜缓慢。给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肌肉松弛程度,以恰能抑制惊厥为宜。

【中毒与解救】超剂量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解救与苯巴比妥相似,但抢救过程中,碱化利尿的效果不及苯巴比妥,因异戊巴比妥主要经肝脏代谢。

【药物相互作用】参见巴比妥类药。

【制剂与规格】片剂:100mg;注射剂:100mg,250mg。

戊巴比妥

【药品通用名】戊巴比妥。

【别名或商品名】Nembutal。

【药品英文名】PentobarbitaI。

【化学分子式】C11H18N2O3

【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无水乙醇、氯仿和乙醚,微溶于水。其钠盐易溶于水。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同异戊巴比妥。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易吸收,主要在肝脏代谢后经肾脏排泄,t1/2为21~42h。

【适应证】用于催眠,麻醉前给药。

【用法与用量】催眠,100~200mg;麻醉前给药,手术当日清晨100mg,必要时术前半小时100mg;极量,1次200mg,600mg/d。

【不良反应】同异戊巴比妥。

【注意事项】同异戊巴比妥。

【药物相互作用】参见巴比妥类药。

【制剂与规格】片剂:50mg,100mg;注射剂:100mg,500mg。

司可巴比妥

【药品通用名】司可巴比妥。

【别名或商品名】速可眠,丙烯戊巴比妥,速可巴比妥,Seconal。

【药品英文名】Secobarbital。

【化学分子式】C12H18N2O3

【性状】常用其钠盐,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无臭,味苦;有引湿性。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溶解,在乙醚中不溶。

【药理作用】为短效巴比妥类催眠药,催眠作用与异戊巴比妥相同。

【药代动力学】服药后15~20min即开始入睡,维持6~8h,本药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t1/2为15~34h。

【适应证】主要用于不易入睡的病人,也用于紧张、焦虑不安、过度兴奋、麻醉前和术前的镇静及脑电图检查的睡眠诱发试验等。还可用于抗惊厥。

【用法与用量】口服,常用量:1次100mg;极量:1次300mg;镇静:50毫克/次,3次/日;催眠:睡前口服100~200mg;麻醉前给药:200~300mg;尚可皮下注射(1次量100mg)。

【不良反应】参见巴比妥类药。

【药物相互作用】参见巴比妥类药。

【注意事项】参见巴比妥类药。

【制剂与规格】胶囊剂:100mg;注射剂:50m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