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内科手册

病毒性脑膜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神经内科手册》第265页(4842字)

病毒性脑膜(Viral meningitis)是由病毒侵犯脑膜所致的无菌性脑膜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性起病、发热、头痛、肌痛、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为无菌性炎性改变,病程较短,一般预后良好。

根据病毒性脑膜炎不同临床表现,本属中医学温病的暑湿、伏暑和头痛等病症范畴。

【病因病机】

一、西医病因病理

引起本病的病毒很多,在我国致病病毒常为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及Ⅱ型疱疹病毒等。病毒侵入机体后,随血流播散到全身,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症状改变。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全年可以发病,而以夏季和早秋为发病高峰;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以春季为发病高峰;单纯疱疹脑膜炎多呈散发性。

二、中医病因病机

其病因多与感受湿热之邪有关,湿热外袭、化热入营、蒙闭心窍、引动肝风所致。

(一)邪在卫分:正气内虚、湿热之邪乘虚侵袭,表卫郁阻则发热,上扰清空而经气不利则头痛,邪热化火,闭窍动风,而出现精神呆滞、项强疼痛、肢体抽搐。

(二)气营两燔:热盛阳明,壮热头痛,呕吐频繁,劫灼营阴,扰乱心神,烦躁不安或精神恍惚,终日嗜睡,昏不识人。热极动风,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三)热闭心包:邪热传变迅速,热入心包,则神昏谵语、高热惊厥、角弓反张、四肢抽搐。

【临床表现】

病毒性脑膜炎多为散发性发病,不论何种病毒所引起,其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但90%以上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

一、全身感染中毒或病毒血症症状

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畏光、项背疼痛、全身不适、精神萎靡、感觉异常、厌食、乏力、腹痛、肌肉疼痛、畏寒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皮疹、咽痛等症状。

二、脑膜刺激症状及体征

头痛一般比较剧烈,位于颈枕部或前额部,有时满头痛,恶心呕吐,典型的喷射性呕吐比较少见。当蛛网膜下腔的毒性物质直接刺激颈脊膜神经根,使颈部伸肌痉挛发硬而引起颈项强直和头后仰。当屈颈时增加脑池脑脊液张力而遭到抵抗,引起后颈部剧烈头痛,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Kernig征是由于毒性物质刺激腰脊膜神经根所致。

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较少见,偶尔发现斜视、复视、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腱反射不对称和病理反射阳性。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一、血液检查

(一)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E-B病毒感染时,可见大量非典型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时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小板计数可下降,血沉正常或轻度增快。

(二)血清学检查

1.血清淀粉酶:腮腺炎病毒感染的病毒性脑膜炎时70%~90%患者轻至中度升高。

2.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较差。

3.免疫荧光抗体检查:较敏感,对诸多病毒可作出早期诊断,但特异性不强。

4.抗体中和试验:特异性较强,敏感、但中和抗体出现较晚,故对早期诊断无帮助。

二、脑脊液检查

(一)常规:脑脊液压力轻度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数轻至中度增高,一般为25~500×106/L,早期以多核细胞为主,几小时后则以淋巴细胞占优势。

(二)生化:蛋白定量稍高或正常,糖和氯化物正常。

(三)单克隆IgG:腮腺炎病毒脑膜炎脑脊液中单克隆IgG腮腺炎特异性抗体阳性。

(四)乳酸脱氢酶(LDH):正常或轻度增高(正常组2.0~7.2u/ml)。

(五)病毒核酸检查法:已有不少报导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DNA,经PDR扩增后再用特异性探针杂交,可获满意的阳性结果。这为各种病毒性感染和早期病原学诊断提供了理想方法。

三、病毒学检查

从血清、脑脊液、以及粪便、尿液和咽拭中分离出病毒,常可作出特异性的病毒学诊断,应PCR技术经凝胶电泳分析,对病毒脑膜炎的病原学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一)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发热、头痛、呕吐、倦怠、精神萎靡、厌食全身感染中毒和脑膜刺激症状。

(二)脑膜刺激征阳性。

(三)脑脊液压力轻度升高,颜色清亮透明,白细胞数轻度升高,蛋白量正常或轻度升高,糖、氯化物正常。

(四)血清和脑脊液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检查和抗体中和试验对确诊有帮助。

二、鉴别诊断

(一)结核性脑膜炎:缓起、病程较长。脑脊液外观微混,静置后有薄膜形成。白细胞数增高明显,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脑脊液涂片可检出结核杆菌。

(二)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混浊,细胞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涂片和培养可找到化脓性致病菌。

(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缓慢、病程迁延。脑脊液糖含量降低,涂片墨汁染色可发现厚夹膜园形发亮的隐球菌。在沙门氏培养基上有霉菌生长,即可确诊。

【治疗】

一、西医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为-自限性疾病,且抗病毒药物疗效不甚确切,故治疗以对症及支持疗法为主(详见病毒性脑炎章节)。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邪犯卫分

[主证]发热、头痛、肌肉痠痛,食欲不振,夜寐不安,精神呆滞,惊厥项强,甚则四肢抽搐。苔薄黄,脉浮或数。

[治法]辛凉透热,开窍醒神。

[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10g,薄荷6g,板蓝根30g,淡竹叶12g,淡豆豉10g,菖蒲10g,远志6g,生甘草10g,郁金10g。

若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半夏;壮热汗出者加石膏、知母、芦根;肢体抽搐加僵蚕、全蝎。

2.气营两燔

[主证]壮热不退,头痛项强,频繁呕吐,角弓反张,神志恍惚,昏不识人,躁动不安。舌红少苔,脉数。

[治法]清气泄热,冰营解毒,熄风开窍。

[方药]清营汤合白汤加减:生石膏30g,知母15g,生地15g,水角15g,玄参10g,银花15g,丹皮10g,钩藤15g,远志6g,生白芍30g,连翘10g。

若角弓反张者加僵蚕、地、全蝎;烦躁不安加菖蒲、紫贝齿。

3.热闭心包。

[主证]高热、头痛、惊厥、角弓反张,神昏不识人,吞咽不能,呼吸不匀。舌绛苔黄,脉数。

[治法]清营凉血,熄风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合生脉饮:生石膏30g,生地黄15g,山栀12g,黄芩12g,白芍30g,玄参12g,知母15g,丹皮12g,连翘10g,生晒参15g,麦冬12g,五味子6g,羚角粉0.3g(冲服)。

若高热不退、烦躁或嗜睡用紫雪丹;神昏谵语用安宫牛黄丸;角弓反张者加全蝎、僵蚕、蜈蚣。

(二)中医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必要时服,适用于气血两燔证。

(2)紫雪丹每次3g,1日3次,口服,适用于热闭心包证,高热烦躁,热盛动风,神志不清,四肢抽搐者。

(3)甘露消毒丹每次6g,1日3次,适用于邪在卫分证。

(4)双黄连注射液成人每次30mg~60mg/k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日1次,适用于邪在卫分证。

(5)醒脑静注射液每次20~40ml,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日1次,适用于热闭心包证。

2.针刺疗法

(1)体针:取穴:曲池、曲泽、十二井穴。曲池清泄高热,曲泽镇惊悸、开心窍。十二井穴具有调节阴阳、清热启闭作用。

头痛、呕吐者,加太冲、内关、太阳、风池;颈项强直者,加外关、身柱;昏迷、抽搐者,刺水沟、人中。

(2)头针:取穴:双侧运动区、感觉区。

(3)耳针:取穴:神门、交感、脑点、感痛点。

【预防】

同病毒性脑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