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孔角化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450页(1284字)

本病是一种以中央轻度萎缩、边缘呈堤状隆起的角化过度性损害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诊断要点〕

一、常幼年发病,也可延迟至成年期,男性多见。

二、好发于颜面、四肢、颈、肩、臀部等处。偶而见于口腔粘膜及外阴部。

三、皮损初起为角质性小丘疹,逐渐扩大成环状或不规则形,中央轻度萎缩,毳毛消失,边缘为灰褐色角质性堤状隆起,角质突起的中心有很窄的沟槽。有时面部皮损边缘角质性隆起不明显。如一圈黑线,皮损大小由几毫米至几厘米,数目由1个至几十个或更多,损害形态变化较大,可为轻度角化性皮疹,也可为巨大疣状损害。

四、慢性病程,可进行性发展或长期静止不变。偶见癌变者。

五、病理变化 角层内可见角化不全柱,即所谓“圆锥形层板”。柱下方颗粒层消失,其下棘层有一个缺口。真皮可见慢性炎症性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一、环状扁平苔藓 多为紫色扁平丘疹排列成环状,边缘光滑,无角质性堤状隆起,自觉有明显痒感,病理变化可区别。

二、疣状痣 皮损为疣状增生,多呈绒状排列。病理检查可鉴别。

〔治疗〕

一、局部治疗

(一)5-氟脲嘧啶(5-Fu)制剂 单方或复方外用,如5%5-Fu霜外搽或加封包治疗;2%~5%5-Fu霜与0.1%维甲酸霜或5%~10%尿素霜联合应用,每日外搽1次~2次。

(二)5%~10%水杨酸软膏 每日2次~3次外搽。

二、全身治疗

无确切疗效,可用维生素A5万单位~10万单位,每日3次口服;13-顺维甲酸每日0.5毫克/千克~1毫克/千克,分2次服,或硫唑嘌呤50毫克,每日2次~3次口服。

三、物理疗法

(一)液氮冷冻疗法。

(二)电干燥、CO2激光或YAG激光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四、手术疗法

(一)皮肤磨削术 适用于浅表的播散型。

(二)手术切除 适用于高度疣状增殖性损害,或癌变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