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痣
书籍: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469页(851字)
色痣又称痣细胞瘤,是由黑素性痣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
〔诊断要点〕
一、损害为棕色至黑色的斑丘疹、斑疹、斑片、丘疹或结节,由几毫米到几厘米或更大,界限清楚,表面可呈疣状或乳头瘤状,可见于皮肤任何部位。多发生于儿童或青春期,无自觉症状。
二、根据痣细胞在皮肤内分布位置的不同,分为3型:
(一)交界痣 深褐色或黑色的斑疹或斑丘疹,光滑、无毛。掌跖、外阴部的色痣多为此型。
(二)复合痣 外观类似交界痣,但更为高起,有的为丘疹或斑块,可有毛发穿出。
(三)皮内痣 半球形、乳头状或有蒂,由几毫米到几厘米,边缘规则,呈深浅不同的褐色,表面可有较粗的毛发。以头、面、颈部多见。
三、组织病理交界痣的痣细胞巢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皮内痣者位于真皮内,复合痣则具有上述两种成分。
〔治疗〕
一、一般不需治疗,严禁不必要的刺激,如经常手抠或药物腐蚀。
二、发生于易摩擦部位的色痣,如掌跖、须部和外阴部者,可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三、对有恶变征象的色痣,应手术切除,并做活体组织检查,一旦发生恶变,应进一步扩大切除。恶变的征象是痣体突然增大或变黑及其他颜色改变,表面脱屑、糜烂、溃疡、出血、发炎或表面呈团块状发展,痣旁发生卫星状损害等。
四、小的色痣可酌情采用冷冻、CO2激光或YAG激光治疗。
上一篇:蓝痣
下一篇: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