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上皮瘤
书籍: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548页(821字)
本病又名囊样腺样上皮瘤。是一种向毛发结构方向分化的良性肿瘤,多发型为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发型未见有家族史。
〔诊断要点〕
一、单发型较少见,常于20岁~30岁发病,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多发型女性多见,常幼年发病,至青春期明显。
二、好发于面部,少数见于头皮、颈、背部。
三、单发性损害一般为蚕豆大正常皮色的硬性肿物。多发性损害通常为群集存在的2毫米~4毫米大小硬性丘疹或小结节,表面光滑,有半透明感,个别融合成较大结节。一般沿鼻唇沟对称分布,有些发生于额、眼睑及上唇。
四、病理变化 多发型主要变化为多发性角质囊肿和类似基底细胞瘤样瘤岛。瘤岛排列成花边样、腺样网状或实体团块状。单发型瘤岛较少,可见许多角质囊肿和不成熟的毛乳头。
〔鉴别诊断〕
本病单发型与基底细胞癌临床上不易区分,色素深者需与恶性黑素瘤相鉴别,两者病理变化不同。多发型有时应与结节性硬化病相鉴别,后者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而皮肤尚有鲛鱼皮斑及甲周纤维瘤等损害,可以鉴别。
〔治疗〕
一、手术切除 适用于单发损害。
二、YAG激光与磨削术联合应用 对多发型较大损害先用激光去除,愈合后进行磨削术治疗,常能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三、电干燥或电凝疗法 具有一定程度改善作用。
上一篇:粟丘疹
下一篇: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