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558页(3585字)

本病是由残余的胚胎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属于一种错构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临床上分为四种类型。

〔诊断要点〕

一、鲜红斑痣 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损害为1片或几片大小不等的红色、暗红色或紫红色斑片,不高出皮面,边界清楚而不规整,压之退色。常出生时即有,随人体发育而增大,生长到一定程度即停止发展。多见于面部及枕部。发生于枕部、额部、鼻梁等处者,有的可自行消退。随年龄增长其上可发生血管性结节状或疣状赘生物。

二、草莓状血管瘤 又称毛细血管瘤或单纯性血管瘤。损害为高出皮面的鲜红至紫红色柔软肿物,有的有分叶,压之不完全退色。好发于面部。一般生后1个~3个月发生,数月内迅速生长,直径可达1厘米~数厘米,大多数1岁内生长到最大限度,以后停止发展,5岁~7岁内部分病例可自行消退。

三、海绵状血管瘤 损害位于皮肤或粘膜下,为柔软而不规则肿物,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表面呈紫色,蓝紫色或正常皮色,较大者指压可缩小。此型有持续存在和不断增大倾向,但到一定程度后即停止发展,有的可自行消退。此型也可以是某些综合征的体征之一。

四、混合型血管瘤 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混合。

〔治疗〕

由于血管瘤在预后方面有不确定性,因此是否早期积极治疗尚有争议。一方面,75%的草莓状血管瘤7岁前,50%的海绵状血管瘤5岁左右,可自行消退,不留疤痕。加之任何治疗措施几乎总是产生合并症,如疤痕、复发、术后感染等。因此,似乎有理由“等待与观察”。另一方面,某些血管瘤婴幼儿期对某些疗法敏感,愈早治疗效果愈佳。如等待其消退,到该消退而未消退时再治疗,已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治疗效果大大降低。因此,有人主张早期积极选择合适的疗法可能是较佳的选择。但在治疗前应向病人或其家长讲清本病的特点,并解释治疗原理和可能的预后,以取得他(她)们的支持与理解。

目前公认血管瘤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均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①危胁生命的草莓状血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②累及重要脏器,并已干扰机体功能;③眼受累;④有血小板减少,易出血,易感染;⑤影响局部生理功能;⑥已出现美容上的残毁。

一、内用药物疗法

(一)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法 适用于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型血管瘤。

1.系统给药 对生长迅速的肿瘤有效,愈早治疗效果愈佳。对眼睑、唇、外耳、阴部及大面积损害更有其优点。几种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均可选用,以强的松为例,每日2毫克/千克~4毫克/千克,可分次服,清晨顿服或隔日服用。连续服用至血管瘤不再继续消退,稳定1个~2个月,再逐渐减量。如减量后复发,可行第二疗程治疗。本疗法部分病人可达到治愈,部分病人缩小到一定程度不再消退者,可续接其他疗法,如激光、手术、放疗等。

2.损害内注射 常用醋酸确炎舒松A混悬液,10毫克/毫升,用1%利多卡因溶液1∶2~1∶4稀释。注射量依病变大小而定,每次用量最多不超过10毫克~15毫克,每周1次,直到瘤体不再缩小,稳定后再注射1次~2次。本疗法单独应用,部分病例可达到治愈,对未愈病例可续接其他疗法。

注意事项:

(1)一般副作用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如发现有感染早期征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2)儿童进行常规免疫时,应用皮质激素期间,应禁用病毒活疫苗。

(二)血管硬化剂疗法 适用于草莓状和海绵状血管瘤。

1.任选5%肝油酸钠溶液,1%~10%水杨酸盐溶液,50%葡萄糖溶液,注射于血管瘤基底部,7天~10天1次,每次0.1毫升~0.5毫升,一般数次后见效,注射5次~10次即可。可使损害硬化、萎缩或消退。

2.用葡萄糖50.0克,氯化钠15克,蒸馏水加至100毫升,制成针剂,每安瓿2毫升。注射时注入血管基底,每周1次,每次不超过2毫升,直至有满意效果。局部注射硬化剂后,加压包扎效果更佳。

(三)尿素疗法 将医用尿素分装后灭菌备用。注射时用0.25%普鲁卡因稀释至35%~40%浓度,每次注射1毫升~10毫升。可局部注射,也可动静脉注射或选择性动脉插管注射。对小瘤体每周2次~3次,20次为1疗程。巨大者每日1次~2次,1个~2个月为1疗程。间歇2周后可行第2疗程。大、中、小型草莓状或海绵状血管瘤均有较佳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

(四)消痔灵瘤内注射疗法 适用于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用0.25%利多卡因与消痔灵按1∶1.25比例配制,刺入瘤体0.3厘米,缓慢注入3毫升~5毫升,待瘤体发白变硬为止,再将针头向深刺0.2厘米,然后向瘤体四周分别注入1毫升,以阻断瘤深部血液供应。纱布保护,7天后瘤体未退者可重复治疗。1厘米之内瘤体2次~3次可愈,直径超过1.5厘米者需治疗4次~5次。

二、物理疗法

(一)铜蒸气激光和可调染料激光

铜蒸气激光波长578毫微米,主要用于治疗鲜红斑痣。可调染料激光,根据所用染料和激光光源不同,可输出不同波长,用于血管瘤治疗的波长为577毫微米~585毫微米,均为黄光。这两种激光均为氧合血红蛋白吸收光谱峰值光波。能选择性的破坏血管瘤组织,效果较佳。

(二)放射疗法

1.浅层X线 适用于草莓状、海绵状和混合血管瘤。目前多主张低剂量分次照射,常能收到较佳效果而较少引起萎缩性瘢痕。每次照射150拉德~200拉德,每周1次,总量不超过1000拉德。

2.境界线 适用于鲜红斑痣和表浅的草莓状血管瘤。管电压5千伏~15千伏,照射剂量600拉德~1000拉德,每次治疗间隔2个~3个月,当损害接近正常皮色时即可停止治疗。总量6000拉德~7000拉德,效果不理想时可改用其他疗法。

3.同位素32磷 主要用于治疗草莓状血管瘤,也可用于其他类型血管瘤。用玻璃纸描出肿瘤形状及范围,再用滤纸复制,同时计算出肿瘤面积,按每平方厘米10微居里计算出所需32磷总量。将32磷酸二氢钠溶液均匀滴入滤纸上,然后用红外线灯烤干滤纸,即为32磷敷贴剂。治疗时将其贴于病损上,用胶布固定,72小时取下。如效果不佳,3个~6个月后重复治疗,一般同一部位不超过3次。

4.同位素90锶 主要用于草莓状血管瘤或其他型表浅性血管瘤,鲜红斑痣病期应在半年以内,3个月内效果更佳,1年以上很少有效。照射时损害周围用车内胎橡皮保护。每次照射200拉德,每周2次,总量1600拉德~2000拉德为1疗程,粘膜损害1000拉德为1疗程。疗程间隔3个月,一般不宜超过3个疗程。

(三)电灼与电凝固疗法

1.电灼 对小面积鲜红斑痣损害有效。

2.电凝固 高频电凝固对草莓状血管瘤早期疗效佳。

(四)压迫疗法 常用弹力绷带压迫,适用于海绵状和较大的草莓状血管瘤,仅作为辅助疗法应用。

三、手术疗法 其他疗法无效,肿瘤界限分明,估计术后瘢痕较小,不损害美容者可手术切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