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整骨手册

临床检查

书籍:整骨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整骨手册》第32页(3510字)

一、问诊:问诊内容要系统全面、重点突出,一般包括下列各点:

(一)受伤发生的时间、经过,暴力种类(坠落、平地、跌倒、车撞、机器轧绞、重物打击、扭转等)及受伤时的姿势和受伤部位,如高处坠落,系臀部还是足跟部先着地,躯干屈曲位还是伸展位;平地跌倒时,肢体位于何种姿势,何处先接触地面;如系重物打击,则须问明该物之性质、形状、重量等。

(二)受伤后有无昏迷,多少时间后苏醒,醒后有无再昏迷等。如有,则提示伴有颅脑损伤。

(三)受伤后的急救和运送方式,曾接受过何种治疗。

(四)有无憋气、呕吐、腹痛、尿血等。

(五)受伤前身体健康情况,伤前患部有否疼痛及肿胀,关节有无动作不便或其他病症,有否慢性疾病,如肝病、肾病、糖尿病、肿瘤、癫痫、高血压、营养性疾病等,已婚妇女还应问明是否怀孕或有否乳婴,以分析是否系病理性骨折。

(六)过去有无骨折脱位史,本次脱位是第几次。

(七)如属开放骨折或脱位,应问出血多少,如何保护伤口,止血带上了多少时间,有无骨断端穿出伤口而重新纳回等。

(八)损伤部位以下肢体有否感觉障碍和功能障碍等。

二、望诊:望诊不仅要求能够看出局部明显的异常,并且要善于辨别全身的改变。在望诊中,不要只在显露一小部分区域作观察,因骨折是影响全身的创伤,往往可以同时牵涉几个部位,亦常同时合并颅脑、内脏等损伤,故望诊时必须显露足够的范围,以防漏诊。作者曾遇有9例股骨干骨折伴髋关节脱位,因检查不全面而被漏诊的教训。

(一)望全身:首先要望神色是否正常,有否昏迷或烦躁不安,面部有否瘀血斑,瞳孔大小是否相等,耳鼻有无出血或脑脊液流出,面色是否苍白,唇有无青紫,呼吸有无异常等。通过一望,而知其病情之轻重。

(二)望局部:

1.肿胀或瘀斑:由于骨折后出血和软组织损伤可造成局部肿胀,肿胀的程度与暴力的轻重、骨折部位有关。浅部骨骼骨折,如肘部、踝部一般肿胀较重,且常出现张力性水泡。深部骨骼骨折外观一般肿胀比较轻,如股骨颈骨折,脊椎骨折等。老年人因组织张力减低,故肿胀多较广泛,如肱骨外科颈骨折,常出现全臂或同侧胸壁广泛肿胀及瘀斑。

2.如果局部有伤口,应观察伤口面积及深度,有否骨端外露和异物,有否活动性出血或浮动脂肪油滴。望后并用敷料包扎。

3.畸型:骨折移位可引起肢体出现成角、缩短或旋转畸型。

三、触诊:

(一)压痛点:局部压痛为骨折的重要症状之一,检查时,应由远端逐渐向骨折部位仔细触压,骨折处压痛的特点是在局部呈环形压痛,即绕骨折端一圈都有显着压痛,而扭挫伤的压痛点往往在肌肉上或关节间隙及韧带附着处。

(二)间接压痛:用于叩击骨的远端,在骨折处产生疼痛,叫间接压痛。如肱骨干骨折时在骨折远端沿纵轴叩击,可引起骨折部位的疼痛。又如肋骨和骨盆骨折时,行前后或左右挤压,可引起骨折部位的疼痛。尤其是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的骨折,从X照片上不易看到骨折线,可利用间接压痛检查法协助诊断。

(三)假关节活动:骨折后,由于骨骼连续性发生中断,故在骨折处,可出现骨骼纵轴方向的异常活动,此称为假关节活动(图2~1),是骨折的确实体征。

图2~1 尺桡骨骨折后前臂假关节活动

(四)触脉:四肢骨折病人要常规触摸桡动脉和足背动脉,特别肱骨髁上和膝关节部损伤,应列为常规,如触不到脉搏,则说明有血管损伤之可能。

四、听诊:

(一)骨擦音:骨擦音是由两骨折断端移动时发生摩擦而产生的音响,也能用手触得这种感觉,是为骨擦感,它是诊断骨折的可靠体征。检查时,医者可用两手分别握远近骨折段,作侧向活动,即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但这样可增加局部损伤和病人痛苦,因此,这种检查法只允许在诊断不明确的时候,作为补充的检查方法之一,当骨折诊断已很明确,如局部已有明显畸型或经X线证实时,则不应作骨擦音或骨擦感的常规检查。

(二)骨传导音:当骨骼正常时,在骨骼之一端隆起处进行叩击,同时用听诊器在另一端可听到叩击音,这种声音是沿骨骼传导的,如某处骨骼的连续性中断,则其传导的音量及速度皆会发生改变。根据这种特点进行检查,亦可判断有无骨折存在。如检查上肢时,可将听诊器放在胸骨柄上,在桡骨茎突或肱骨内上髁处进行叩击(图2~2);下肢骨折,听诊器可放在耻骨联合的上方,在股骨内、外髁或胫骨内踝进行叩击,并做两侧对照检查,骨折侧传导音调比健侧低、速度慢。

图2~2 上肢骨折骨传导音检查法

五、切诊:伤科切诊,主要指切脉,通过切脉了解机体内部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以确定内外兼治的治则。肢体伤于外,气血伤于内,伤骨病人脉象必然有所变化,医生必须善于审其脉理,辨证分期,以施补泻,注意整体治疗。伤骨病人脉象纲要,主要可归纳为:

(一)瘀血停积多实症,脉宜坚强而实,不宜虚细而涩。洪大者顺,沉细者恶。

(二)亡血过多者多为虚症,脉宜虚细而涩,不宜坚强而实;沉小者顺,洪大者恶。

(三)六脉模糊者,预后恶。

(四)外证重,脉来缓和有神者预后好。

(五)重伤剧痛者,脉弦紧,偶出结代非恶候。

六、伤科辨证: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的体表由不同的内脏分工主宰。骨折是一种较严重的创伤,能引起全身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明代薛立斋着《整体类要》序文中记载:“肢体伤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外泻哉。”这充分说明,对处理伤骨病人,决不能只重视局部而忽略整体,必须运用四诊八纲进行辨证施治。

(一)全身症状:

1.血瘀气滞:除发热外,常有口渴、口苦、心烦、便秘、夜寝不安。初期脉象多见浮、数、弦、紧,舌质多红,舌苔以黄腻或薄白多见。

2.失血或体虚:常有头晕、心悸、气促。脉相初期多见芤、涩。舌淡红,苔薄白。

(二)治疗分期及治则:

1.初期(活血生新期):筋骨脉络受损.血肿形成,结滞不散,气血流通受阻,出现肿痛,内则气血瘀滞,故有发热,但一般不超过38℃,多表现为实证,舌苔较厚,脉洪有力。

根据血不活,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接之学说,治则应以活血去瘀,消肿止痛为主。

2.中期:肿胀瘀阻渐趋消失,骨尚未连接,气血已虚,瘀虽消而未尽,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治则用攻补,即补益肝肾,接骨续筋。

3.后期:筋骨气血虚弱,多见虚证,因筋伤内动于肝,骨伤内动于肾,故宜调补肝肾,强筋壮骨。

上一篇:骨折愈合过程 下一篇:整骨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