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205页(1214字)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病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尤以群居及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易于传播。主要表现为肛门瘙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安等。
中医学也称蛲虫,因其形细小如线头,俗称“线虫”。发病原因是吞入了具有感染性的蛲虫卵。感染方式及内因与蛔虫病相似。雌虫于夜间爬出肛门外产卵,刺激肛门及其周围皮肤,引起肛门发痒,影响睡眠;有时蛲虫爬向女孩前阴,可致阴痒或尿频、遗尿;虫体寄生在肠内影响脾胃摄纳与运化功能,故见腹痛、食欲减退及体瘦。
【辨证论治】
〔证候〕后阴或前阴瘙痒,夜间为甚,睡眠不安,夜啼夜惊,尿频遗尿,或有腹部隐痛、纳差、体瘦。舌脉一般如常。
〔治法〕驱虫导滞。
〔方药〕百部汤加味。
【歌诀】 百部驱蛲用榔君,青苍柏草疗效真。
〔按语〕本方为原方加萹、榧组成。方中百、榔、君均有驱蛲作用,其中以百部作用较好。青皮理气止痛;苍、柏清热燥湿;黄柏苦能下虫,并能除阴部因瘙痒被抓破所致之湿毒及尿频;甘草调和诸药。本方每日1剂,早晚空腹时服,连服3剂。原方为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王伯岳老中医介绍的习用方,我们加用萹、榧两味,此两药药性平和,药力可靠,对驱蛲虫作用较好。
【单验方】
1.百部 取30g浓煎至30mL,于夜间11时左右保留灌肠,10~12天为1疗程。有人报告经观察133例,治愈者占62%。也可用煎剂加明矾少许,睡前熏洗肛周。或用30%百部浸膏与0.2%龙胆紫软膏局部涂肛周,每晚1次。
2.使君子仁 炒熟后于饭前半小时嚼食,按上述百部汤表中剂量服用,连服15天为1疗程,隔1个月再服1疗程,一般用1~2疗程。
3.食醋 将食醋用凉开水稀释(30mL醋加100mL水)于睡前作保留灌肠,小儿每次20~100mL。有人报告治58例,经1~3次即愈。
【体会】蛲虫寿命较短,如能避免重复感染,不加治疗亦可自行痊愈。本病由于容易自身或交叉重复感染,故对家庭成员或集体儿童机构中的患儿应一起进行治疗。同时应洗、晒或煮沸消毒内衣裤、被褥等连续2~3次,对控制感染与流行,最为有效。至于对患儿药物驱虫,上述中药或西药(如甲苯达唑、噻嘧啶、扑蛲灵)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