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肠病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417页(3230字)
(一)胃脘痛
1.寒邪客胃(寒痛) 高良姜、干姜、生姜、白豆寇、丁香、砂仁、吴茱萸、小茴香、胡椒、乌药、肉桂等,如良附丸(见第十二章腹痛节)。
2.脾胃虚寒(虚痛) 黄芪、桂枝、炙甘草、生姜、芍药、大枣、饴糖、党参、茯苓、山药、白术、白芍等,如黄芪建中汤(前7味)。
3.肝胃不和(气痛) 柴胡、枳壳、芍药、甘草、川芎、香附、木香、乌药、砂仁、沉香、佛手、青木香、延胡索等,如柴胡疏肝散(前6味)。
4.瘀血停滞(瘀痛) 五灵脂、蒲黄、丹参、延胡索、砂仁、檀香等,如失笑散(前2味)。
5.食滞不化(食痛) 保和丸(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
(二)腹痛 其辨证论治详见第十二章腹痛节。按寒热及腹痛部位不同用药、选方如下。
1.寒痛 高良姜、乌药、香附、干姜、紫苏、陈皮、煨姜、吴茱萸、丁香、小茴香、花椒、胡椒、附子、肉桂、白芷、桂枝、白芍等,如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第2~6味)。
2.少腹痛 ①气滞:乌药、青皮、香附、延胡索、川楝子(金铃子)等,如金铃子散(后2味)。②肠痈:见419页(十一)肠痈。
3.脐腹痛 ①参本章脾胃肠病证胃脘痛用药;②寒痛气滞:枳实、沉香、乌药、槟榔、木香、高良姜、小茴香、青皮、金铃子等,如五磨饮(前5味)、天台乌药散(后7味)去巴豆。③虫痛:乌梅、川椒、黄连、干姜、川楝子等,如乌梅丸(见第五章蛔虫病节)。④寒疝(按压脐周如山峦高低不平):川椒、干姜、人参、延胡索等,如大建中汤(前3味加饴糖)。
4.小腹痛 ①蓄血:桃仁、大黄、桂枝、玄明粉、甘草、丹参、赤芍等,如桃仁承气汤(前5味)。②热结膀胱: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白术,以上合称五苓散(见第九章急性肾炎节)。
(三)呃逆 丁香、柿蒂、姜、人参、枇杷叶、竹茹、刀豆子、鲜橘叶、荜茇、荜澄茄等,如丁香柿蒂汤(前4味)。
(四)呕吐 其辨证论治详见第十二章呕吐节。其常用药物及其他方选如下。
1.胃寒 半夏、干姜、吴茱萸、人参、姜、大枣、灶心土、砂仁、刀豆、柿蒂、藿香、佩兰、旋覆花、代赭石、橘皮、木香、丁香等,如半夏干姜汤(药同方名)、吴茱萸汤(第3~6味)。
2.胃热 黄连、竹茹、枇杷叶、山栀、陈皮、半夏、甘草、姜、大枣、石膏、黄芩等,如竹茹汤(第2~9味)。
3.积滞 生姜、橘皮、神曲和谷、麦芽等,如生姜橘皮汤(药同方名)。
4.痰浊 半夏、生姜、茯苓、陈皮等,如小半夏汤(前2味)。呕恶频作,难以制止,痰浊极重:可用玉枢丹(见第十二章惊厥节)。
5.反胃(如朝食暮吐) 丁香、沉香、木香、香附、藿香、半夏、砂仁、蔻仁、青皮、陈皮、厚朴、麦芽、人参、白术、甘草,以上合称丁香透膈散。
(五)腹泻 其辨证论治详见第七章腹泻节。按大便性状分类,常用药物、选方如下。
1.溏泄 ①中气虚陷:黄芪、桔梗、党参、甘草、白术、砂仁、木香、茯苓等,如香砂六君子汤(后6味)。②湿热下注:香薷、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扁豆、厚朴、甘草、黄连、黄芩、白头翁等,如薷苓汤(前9味)。③肝火偏旺:白芍、白术、防风、陈皮等,如痛泻要方(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
2.水泻 ①寒证;煨姜、吴茱萸、补骨脂、白术、茯苓、生姜、桂枝等,如苓姜术桂汤(后4味)。②肾阳虚晨泄(五更泻):补骨脂、肉豆寇、五味子、吴茱萸、干姜、仙茅、菟丝子、附子、肉桂、益智仁等,如四神丸(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③脾虚:党参、茯苓、白术、白扁豆、苍术、薏苡仁、芡实、山药等,如参苓白术散(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④饮食不慎,腹痛即泻,秽气极重,泻后痛减:枳实、黄芩、黄连、茯苓、泽泻、神曲、白术等,如枳实导滞丸(上述7味)去大黄。⑤湿热下迫:葛根、黄芩、黄连、茯苓、车前子、地锦、白头翁、香薷、秦皮、藿香等,如葛根芩连汤(见第四章细菌性痢疾节)。⑥久泻不止:人参、黄芪、升麻、茯苓、地锦等,如参芪苓连汤(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⑦滑脱:诃子、赤石脂、石榴皮、五倍子、乌梅、肉豆寇、禹余粮等,如赤石脂禹余粮汤(药同方名)。
(六)便秘 其辨证论治详见第十二章,按虚实分类,常用药物、选方如下。
1.腑实 大黄、枳实、厚朴、芒硝、槟榔、番泻叶等,如大承气汤(见第十二章发热节)。
2.肠燥 蜂蜜、黑芝麻、胡桃肉、桑葚、火麻仁、松子仁、郁李仁、杏仁、桃仁、柏子仁、瓜蒌仁、玄参、天冬、麦冬、当归、何首乌、知母、锁阳、肉苁蓉、苏子、冬葵子等,如五仁丸(第6~10味),麻子仁丸(见第十二章便秘节)。
3.血虚 当归、生地、何首乌、桑葚子等,如养血润肠丸(见第十二章便秘节)。
4.气虚 黄芪、陈皮、火麻仁、黄精等,如黄芪汤(前3味)。
5.阳虚 肉苁蓉、当归、枳壳、升麻、牛膝、泽泻、锁阳等,如济川煎(前6味)。
6.气秘 槟榔、枳实、沉香等,如四磨汤(见第十二章便秘节)。
(七)食欲差 ①食滞:神曲、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佛手、莱菔子等,如保和丸(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②湿浊:半夏、茯苓、砂仁、陈皮等,如二陈汤(见第六章支气管炎节),和胃二陈煎(二陈汤加砂仁、姜、枣)。③中气虚: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等,如异功散(见第七章疳积节)、参苓白术散(见第七章小儿腹泻节)。④脾胃阴虚:石斛、乌梅、沙参、玉竹、白芍、甘草、麦冬、生地、天花粉等,如养胃增液汤(前6味)。
(八)暖气 陈皮、檀香、厚朴、砂仁、藿香、丁香、人参、白术、肉豆寇、炙草、姜、枣、神曲等,如健脾散(后10味)。
(九)吞酸 乌贼骨(海螵蛸)配贝母、煅瓦楞配甘草、黄连配吴茱萸等,如左金丸(黄连与吴茱萸之比为6∶1)。
(十)排气(频频排气或欲排不出) 木香、香附、青皮、砂仁、陈皮、枳壳、槟榔、苍术、甘草、厚朴、莱菔子等,如木香顺气丸(前10味)。
(十一)肠痈 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败酱草、蒲公英、红藤、紫花地丁、连翘、银花、地榆、延胡索、薏苡仁、赤芍等,如大黄牡丹皮汤(前5味),红藤汤(红藤、大黄、丹皮、紫花地丁、连翘、银花、元胡、乳香、没药、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