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实用儿科药物手册》第203页(1245字)

【别名】:苄青霉素,青霉素G,盘尼西林

【作用用途】:

能抑制敏感菌的转肽酶,阻止细胞壁合成中的黏肽交联,使细胞壁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本品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杆菌和革兰阴性球菌有杀菌作用。对革兰阴性杆菌和能产生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金葡菌)及肠球菌无效。近年来还有少数淋球菌及肺炎球菌也对本品耐药。血清蛋白结合率65%,血清半衰期0.5~1h。本品不耐酸,口服后吸收很差。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于半小时内可达到血药高峰浓度。血中药物能迅速进入各组织和体液,肾、肺、肌肉、胸水、腹水、胆汁、关节腔内均有较高浓度,但透过血-脑屏障较差,脑膜有炎症时则透入较多。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本品主要以原形经肾排泄,约10%从胆汁排泄。临床主要用于溶血性链球菌、非产酶株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对炭疽、气性坏疽、白喉、破伤风均有良好疗效(后两病必须加用抗毒素);对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梅毒、雅司等也有很好的效果;本品通过杀灭幽门螺杆菌可治愈消化性溃疡,常与呋喃唑酮联合应用。

【剂型用法】:

①青霉素钾粉针剂:20万U/支、40万U/支、80万U/支、100万U/支(每100万U含钾66mg≈1.5mmol),可静脉滴注,不可推注,肌内注射疼痛。②青霉素钠粉针剂:20万U/支、40万U/支、80万U/支、100万U/支(每100万U含钠40mg≈1.7mmol),可静脉滴注,肌内注射不痛。③小儿每日5万~10万U/kg,分2~3次肌内注射;或每日10万~80万U/kg,分2~4次静脉滴注,依病情及病变部位决定。新生儿、婴儿严重链球菌感染:<7日龄每日5万~10万U/kg,>7日龄每日10万~25万U/kg。鞘内注射、侧脑室注射:2500~5000U/次(1000U/mL)。④成人40万~80万U/次,2~4次/d肌内注射,或者600万~2000万U/d(1万U/mL)分2~4次静脉滴注;鞘内注射、侧脑室注射:5000~10000U/次。

【不良反应】:

常用剂量时毒性甚小,但可致各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溶血性贫血、血清病样反应、药疹等),肌内注射偶可致周围神经炎,大剂量静脉给药可发生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

【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应询问过敏史并做皮试,有对本品过敏史者或皮试阳性者忌用。②水溶液应新鲜配制,久藏效价下降,且易产生引起致敏的衍生物。③静脉滴注宜用钠盐为妥,以免引起高钾血症。④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混合可使后者失效;与头孢噻吩、林可霉素、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苯妥英钠、异丙嗪、硫苯妥钠混合可呈混浊;与氢化可的松混合则效价下降;与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类药、呋塞米、利尿酸等合用时,使本品排泄减少,故须适当减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