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421页(3889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组因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的疾病,血小板往往低于80×109/L。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从,白血病等;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出血、血栓、严重烧伤等;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功能亢进、降温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点是广泛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出现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等。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好发于40岁以下的女性,女性多于男性,男∶女约为1∶4。

【病因与发病机制】 ITP的病因迄今未明,可能的相关因素:

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对儿童ITP(又称感染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前2周左右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感染与随后发生的血小板破坏之间的关系尚未明确。

2.免疫因素:感染不能直接导致ITP的发生,但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史ITP发病的重要原因。急性型多发生在病毒感染恢复期,目前多认为是由病毒抗原吸附于血小板表面,改变血小板抗原性,产生自身抗体,从而导致血小板破坏;慢性型是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自身抗体产生所致,这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

3.肝和脾的作用:脾脏是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脾脏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和巨噬细胞,并提供血小板于抗体相结合的环境。外周血的血小板约1/3滞留于脾,脾血流缓慢,致使血小板破坏增加。肝脏为血小板破坏的另一场所,但肝脏血流速度快,因此破坏程度不大。血小板正常寿命为9~12天,发病期间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1~3天),急性期则更短。

4.其他:ITP多发于女性,青春期及绝经期前易发病,妊娠期有时复发,提示本病可能与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及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清除有关。此外,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加重出血。

【临床表现】

1.急性型: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好发于冬、春两季。80%以上患者发病1~2周前有上呼吸道等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一般起病急骤,可有畏寒、发热。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全身皮肤可出现较明显的出血点、淤斑、紫癜,严重者可有血泡或血肿形成。通常首发于四肢,以后可扩至全身。黏膜出血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常有胃肠道和泌尿系出血。当血小板减少程度较重时,特别是低于20×109/L时间,则有内脏出血,如呕血、黑便、咯血、阴道流血等,甚至会出现致命性的颅内出血(通常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是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2.慢性型:主要发生于20~40岁女性。四季发病无明显区别。起病隐袭,一般无前驱症状,表现为散在的皮肤出血点或其他较轻的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但月经过多常见。颅内出血很少见,但急性发作血小板明显减少时也可发生。由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部分患者可出血贫血和脾脏轻度肿大。

急性型多为自限性,一般病程4~6周,很少复发,但少数可迁延半年以上转为慢性型。慢性型自发缓解者很少,经治疗能达长期缓解者仅为10%~15%。

【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急性型血小板常<20×109/L,慢性型多为30~80×109/L;②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佳,束臂试验阳性;③血小板大小及形态异常,可见大型血小板。

2.骨髓象:①骨髓巨核细胞大多增加,也可正常,尤以慢性型明显;②急性型骨髓幼稚巨核细胞比例增加,慢性型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③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乏。

3.血小板抗体:80%以上的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阳性,主要抗体成分为IgG,也可是IgM、IgA。在缓解期PAIg可恢复正常。

【诊断】 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ITP诊断标准:

1.多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2.脾脏不肿大或仅轻度肿大。

3.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4.以下5项中应具有其中一项:①泼尼松治疗有效;②切脾治疗有效;③PAIg增多;④PAC3增多;⑤血小板寿命缩短。

5.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6.ITP重型标准:①有3个以上出血部位;②血小板计数<10×109/L。

George等制定的慢性难治性ITP的诊断标准:

1.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无效。

2.年龄>10岁。

3.年龄>3月。

4.无其他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5.血小板计数<50×109/L。

【治疗】

1.一般治疗:血小板明显减少、严重出血者应注意休息。血小板<20×109/L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进食坚硬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创伤。避免使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目前广泛应用的止血药物:垂体后叶素、维生素C、维生素P、糖皮质激素、维生素K、去氨加压素以及局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血凝酶(立止血)等。

2.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血小板<30×109/L,并有严重出血或有出血危险的患者。首选泼尼松,剂量为1mg/kg.d,分次或顿服,70%~90%的患者有效,一般2~3周内出血症状改善,血小板计数升高。达到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5~10mg/d,持续3~6个月。

糖皮质激素治疗ITP的机制可能是:①减少血小板抗体的生成,延长血小板寿命;②改善毛细血管脆性;③刺激骨髓造血;④降低抗体对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影响。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库欣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易诱发或加重感染等,服药期间应给予低盐、高蛋白、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并定期检查血糖、血压、白细胞计数等。

(2)免疫抑制剂:不作为首选。对糖皮质激素及脾切除术不佳者可采用此类药物。常用的药物:长春新碱(每次2mg,静滴维持6~8小时)、环磷酰胺(2~4mg/kg·d,口服)、硫唑嘌呤(100~200mg/d,口服,3~6周为一疗程)等。

3.脾切除术:脾切除既可减少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又可除去血小板破坏的场所,是本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糖皮质激素无效或依赖者;糖皮质激素禁忌者;出血症状顽固或危及生命(如颅内出血)者应尽快进行脾切除术。对于年龄小于2岁、妊娠期或其他疾病无法手术者可行脾区照射。

4.紧急处理:剧烈咳嗽、恶心、大便用力均可使颅内压增高而引发颅内出血,危及患者生命。若患者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视物不清、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①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吸氧;④静脉输注血小板或/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⑤静脉滴注或静注20%甘露醇、50%葡萄糖液、地塞米松及呋塞米等。

5.其他

(1)达那唑:400~800mg/d,口服,持续2个月以上。

(2)中医药: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型ITP,有一定疗效。

(3)血浆置换: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浆中的PAI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