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儿腹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541页(13079字)
小儿腹泻也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以前者更为多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近30年来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仍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死亡的原因。
【病因】
1.易感因素:婴幼儿易患腹泻,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
①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少,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
②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
①胃内酸度低(乳汁尤其是牛乳可中和胃酸,使酸度更为降低),而且婴儿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减弱。
②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均较低。
③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拮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时,均易患肠道感染。
(3)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的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等)、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上述某些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物和食具极易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2.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①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诺沃克病毒多侵犯儿童及成人,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不密切;其他病毒如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萼状病毒等有时可引起腹泻,但不是主要病原。
②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
a.致腹泻大肠杆菌:可引起各年龄组人群腹泻,尤其是婴幼儿。已知的菌株可分为5大组,具有不同的致病毒性和发病机制,其毒性取决于菌株的可转移质粒上的基因。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致病性大肠杆菌:较少见,但可在新生儿室流行。该菌粘附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使粘附处微绒毛丧失而致病,可累及全肠道。
产毒性大肠杆菌:是引起腹泻的最常见病原,该菌粘附在小肠黏膜表面,并产生不耐热和(或)耐热肠毒素而引起腹泻。
侵袭性大肠杆菌:可导致肠上皮细胞炎症和坏死,使细菌粘附和侵入结肠黏膜,引起细菌性痢疾样病变和临床症状。
出血性大肠杆菌:该菌除累及结肠外,尚可引起溶血尿毒综合征。
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不产生耐热或不耐热肠毒素和志贺杆菌样毒素。不引起组织损伤。
b.弯曲菌:是引起肠炎的重要病原菌。其发病率仅次于志贺杆菌痢疾,占肠道细菌感染的第二位。该菌可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某些菌株亦能产生肠毒素。仅1%~5%患者由大肠弯曲菌或Laridis弯曲菌所致。
c.耶尔森菌:亦为较常引起肠炎的病菌,我国福州、贵阳等地均有报道。主要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d.其他细菌和真菌:鼠伤寒杆菌、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或克雷白杆菌等有时引起腹泻,尤其是新生儿较易发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可诱发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肠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亦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肠炎。
③寄生虫:梨形鞭毛虫或结肠小袋虫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肠炎。蠕虫感染偶可发生腹泻。
(2)肠道外感染: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可使消化功能紊乱,故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可伴有腹泻。有时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
3.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可引起腹泻。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养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等所致。个别婴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酶缺乏),喂养后可发生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又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可诱发腹泻。
【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各有特点。
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非感染因素和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①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余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像皂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黏液。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体温大多正常,偶有低热,体重不增或稍降,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②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一般状态较差,烦躁不安、精神萎靡、意识蒙眬,甚至昏迷。
a.胃肠道症状: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腹泻频繁,每日十至数十次。大便呈黄绿色、黄色或微黄色,每次量多,呈蛋花汤样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
b.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脱水: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脱水。由于腹泻时水和电解质两者丧失的比例不同,从而引起体液渗透压的变化,即造成等渗、低渗或高渗性脱水。临床呈现不同表现(详见本节后附录)。
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进食少和肠吸收不良,摄入热量不足,体内脂肪的氧化增加,酮体生成增多(酮血症);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组织灌注不良和缺氧,乳酸堆积(乳酸血症);肾血流量不足,肾功能减低、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潴留等。绝大多数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脱水越重,酸中毒也越严重(详见本节后附录)。
低钾血症:由于胃肠道分泌液中含钾较多,呕吐和腹泻可大量失钾;进食少,钾的入量不足;肾脏保钾的功能比保钠差,缺钾时,仍有一定量的钾继续排出,腹泻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钾,尤其是久泻和营养不良的患儿。一般当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钾症状(详见本节后附录)。
低钙和低镁血症: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可使体内钙、镁减少,但一般多不严重。腹泻较久或有活动性佝偻病的患儿血清钙较低,但在脱水和酸中毒时,由于血浓缩和离子钙增加,可不出现低钙症状。输液后血钙被稀释和酸中毒被纠正,血清钙转低,离子钙减少,易于出现手足搐搦或惊厥。当输液后出现震颤、手足搐搦或惊厥,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想到缺镁的可能。
低磷血症:由于进食少、吸收不良和腹泻失磷,患儿多有磷缺乏,尤其是久泻、营养不良和活动性佝偻病的患儿,少数患儿出现低磷血症。轻、中度低磷血症多无症状,严重者(<0.5mmol/L)可出现嗜睡、精神错乱或昏迷,肌肉和心脏收缩无力,呼吸变浅,溶血,糖尿等。由于腹泻病程多较短,症状很快减轻,缺磷一般不重,且各种食物含磷丰富,进食改善后,不需另外补充磷盐即可恢复。
(2)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临床症状与细菌性痢疾相似,常见恶心、呕吐、腹痛、频泻、排黏液脓血便和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镜检大便有大量白细胞和不同数量的红细胞,常有吞噬细胞。
2.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本病多见于2岁内的婴幼儿,4岁以上小儿少见。男多于女。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患儿在病初即发生呕吐,常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多数每日在10次以内,亦可达数十次,量多,黄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病程约3~8天,少数较长。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2)诺沃克病毒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以秋、冬季较多。多见于1~10岁小儿,常在小范围内造成流行。潜伏期为1~2天。可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出现轻重不等的腹泻和呕吐,伴有腹痛。吐泻频繁者可有发热、乏力、头痛、肌肉痛等。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一般持续1~3天。大便性状同轮状病毒肠炎。以病初1~2天经大便排出的病毒最多,发病3天后即很少能检出。
(3)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以5~8月份为多。
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潜伏期1~2天。轻症大便次数稍增,可在排泄数次稀便后迅即痊愈。病情较重者腹泻频繁,呈蛋花汤样或水样,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一般病程3~7天。
②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症状与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相似。
③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次数增多,开始时为水样便,以后转为血性。可有腹痛,体温多正常。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
④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潜伏期13~24小时。起病急,高热,腹泻频繁,大便粘冻样含脓血。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⑤粘附性大肠杆菌肠炎:症状与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相似。
(4)空肠弯曲菌肠炎:多发生于夏季,6个月至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家畜和家禽是重要的传染源。经口感染,可由动物直接感染人,或人与人相互感染,或通过污染的水、牛奶或食物等传播。也可经胎盘传染胎儿。腹泻患儿大便的空肠弯曲菌检出率为4%~14%,仅次于志贺痢疾杆菌属。
临床症状与痢疾相似。潜伏期2~11天,起病急,患者可有发热、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头痛和肢体疼痛等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多在10次以内,水样、粘冻样或脓血便,有腥臭味,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红细胞。腹泻重者出现脱水和酸中毒。腹痛可较剧烈或伴血便,易误诊为阑尾炎。发热多在数日内消失,腹泻持续1~10天。重症可并发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
(5)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可散发或暴发流行。多累及婴儿及儿童。以粪~口途径感染为主,由动物或人直接传染或由污染的水、牛奶及食物传播。不同年龄患者的症状有所不同。5岁以下患儿以腹泻为多见,临床表现与菌痢相似。大便为水样、黏液样或脓血便,镜检有白、红细胞。多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呕吐和腹痛,腹痛可很严重(多由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甚至与阑尾炎相似。本菌亦常引起咽炎和颈淋巴结炎。由产生肠毒素的菌株致病者,可出现频繁水泻和脱水。严重病例可发生肠穿孔和腹膜炎。皮疹(如结节性红斑)、非化脓性关节炎和败血症等多发生于成人,小儿少见。病程一般1~3周,少数患者可迁延数月。
(6)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是小儿沙门菌感染中最常见者。全年均有发生,以6~9月发病率最高。绝大多数患儿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1岁者占1/3~1/2,易在新生儿室流行。自然疫源广泛,蝇、蚤可带菌传播。常由污染的水、牛奶和食物经口感染。潜伏期一般8~48小时。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等。病情轻重不等,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并发症越多;轻者排出数次不成形大便后随即痊愈;重者可发生败血症和远隔部位的化脓病变,甚至出现休克和DIC。严重患儿大便次数每日可达数十次。大便性状多样易变,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水样、黏液样或脓血便,镜检有多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新生儿多为重症,可间歇排出白色胶冻样便,频泻者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一般病例的症状常在3~5天后消退,部分患儿发热和腹泻可持续2周左右。有败血症者热程可长达数周。半数患者病后排菌约2周,少数达2个月以上,但6个月后多消失。
(7)抗生素诱发的肠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内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某些梭状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引起肠炎。发病多在持续用药二三周后,亦有短至数日者。体弱、严重的原发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病。婴幼儿病情多较重。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主要症状为腹泻,轻症日泻数次,停药后即逐渐恢复;重症腹泻频繁,大便有腥臭味,呈黄或暗绿色,水样,黏液较多,少数为血便。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伴有腹痛和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谵妄,甚至休克。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试验阳性。
②伪膜性小肠结肠炎: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除万古霉素和胃肠道外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外,几乎各种抗生素均可诱发本病。病变主要在结肠,但小肠亦可受累。主要症状为腹泻,轻症每日大便数次,停抗生素后即很快痊愈;重症频泻,大便为黄或黄绿色,水样,可有伪膜排出,少数大便带血。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伴有腹痛、腹胀和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谵妄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对可疑病例可行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另外,大便中检出毒素者多有该菌存在。
③真菌性肠炎:常为白色念珠菌所致,常伴鹅口疮。大便次数增多,稀黄,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块状物(菌落),偶见血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假菌丝。做大便真菌培养可进行鉴别。
3.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程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多与营养不良和急性期未彻底治疗有关,以人工喂养儿多见。营养不良时,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酶活性降低,消化功能障碍,肠道下部细菌易于上移和繁殖,分解食物,产生发酵和腐败过程,使腹泻迁延不愈;严重营养不良儿的肠黏膜萎缩及感染性腹泻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害使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缺乏;厌氧菌可使同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的胆酸解离,导致胆酸性腹泻;全身和消化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肠道内原有感染不易清除,常伴发其他部位感染,病程久者,消化、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更为降低,形成恶性循环;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应从病史、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化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因和采取有效的治疗。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做出临床诊断。须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及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有无喂养不当、肠道外或肠道内感染等。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一般先根据大便检查有无白细胞将腹泻分为两组: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为侵袭性细菌以外的病因引起的腹泻,包括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虫(梨形鞭毛虫)等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喂养不当等非感染性因素。多为水泻,或伴脱水症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但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到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2)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泻、短肠综合征、肠激酶缺乏、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无β-脂蛋白血症、粥样泻(谷蛋白肠病)、牛奶蛋白过敏、大豆蛋白过敏、小麦蛋白过敏等。均为少见病,发病较早,系慢性腹泻。患双糖酶缺乏、单糖转运障碍、蛋白过敏或谷蛋白肠病时,去除有关食物则病情缓解。
2.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表明结肠或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病变,常由于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仅凭临床表现彼此难以区别,必要时做大便细菌培养,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尚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细菌性痢疾:常有痢疾接触史,大便细菌培养可以鉴别。
(2)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病初大便为黄色稀便或蛋花汤样,隐血试验强阳性,逐渐出现暗红色糊状或赤豆汤样血水便。重症常出现休克。腹部X线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3)阿米巴痢疾:大便中虽有白细胞,其量较少,但有大量红细胞,可查到阿米巴滋养体,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治疗】 治疗原则包括调整和早期进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
1.饮食疗法:腹泻时进食和吸收减少,而营养需要量增加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腹泻期间和恢复期适宜的营养供应对促进疾病恢复,减少体重下降和生长停滞的程度,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预防营养不良都是很重要的。滥用禁食,尤其是较长时间的禁食,对患儿是不利的。故脱水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方可暂时禁食;母乳喂养者继续哺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暂停牛奶和其他食物各4~6小时外,均应继续进食。人工喂养者可少量多餐,喂以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的牛奶、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主要是乳糖酶),对疑似病例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制代乳品,可减轻腹泻、缩短病程。可加用葡萄糖,但少数严重病例的小肠病变广泛,葡萄糖与钠的偶联转运普遍受累,宜慎用。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1次,共2周,以期赶上正常生长。营养不良儿或慢性腹泻的恢复期需时更长,直至营养恢复。
2.护理:对感染性腹泻应注意消毒隔离,注意呕吐、排便和排尿情况。按时喂水或口服补液用的含盐溶液,掌握静脉补液的速度。加强眼部护理,防止呕吐误吸。勤翻身,预防继发肺炎。勤换尿布,大便后冲洗臀部,以预防上行性泌尿道感染、尿布疹和臀部感染。
3.控制感染: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不需应用抗菌药。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急性肠炎多为自限性疾病,仅用支持疗法常可痊愈,但对新生儿、幼婴、衰弱儿(免疫功能低下)和重症者仍宜使用抗菌药。侵袭性细菌性肠炎一般均需用抗生素治疗。可选择应用以下抗菌药,并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
(1)大肠杆菌:庆大霉素、吡哌酸、氟哌酸、某些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黄连素、氨苄青霉素等。
(2)胎儿空肠弯曲菌: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
(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庆大霉素、氯霉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
(4)鼠伤寒沙门菌: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氟哌酸、头孢唑肟、头孢噻甲羧肟。
(5)金黄色葡萄球菌:停用原来的抗生素,可用万古霉素、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的新青霉素(如苯甲异恶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或双氯青霉素)。
(6)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灭滴灵(甲硝唑)、杆菌肽。
(7)其他:真菌可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梨形鞭毛虫用灭滴灵、呋喃唑酮。
4.液体疗法
(1)口服补液:用于腹泻时脱水的预防,以及轻度和中度脱水而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的患儿。有明显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在口服补液过程中,如呕吐频繁或腹泻、脱水加重者,应改为静脉补液。口服补液用的含盐溶液对于分泌型及非分泌型腹泻均适用,对于双糖酶缺乏者,不宜用蔗糖,并暂停乳类。
口服补液除无扩容阶段外,与静脉补液法基本相同,可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WHOORS)少量频服,应在8~12小时将累积损失补足。轻度脱水需50~80ml/kg,中度脱水需80~100ml/kg。脱水纠正后转入维持补液阶段,将余量WHOORS溶液加等量水稀释使用(总量见静脉补液)。口服液量和速度根据脱水恢复情况和大便量适当增减。
在补充累积损失阶段可暂禁食(母乳喂养者照常哺乳),一般为4~6小时。如呕吐停止,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对无脱水的腹泻患儿仅需维持补液,以补偿生理需要量和腹泻的损失液量,预防发生脱水。可将WHOORS溶液加等量水稀释使用,每天50~100ml/kg,少量频服。根据大便量适当增减。
(2)静脉补液: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重或腹胀的患儿。
①第一天补液
a.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生理的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一般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b.溶液种类: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比例主要根据脱水性质而定。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若根据临床表现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c.输液速度: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
扩容阶段:对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4%碳酸氢钠)20ml/kg,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脏功能。适用于任何脱水性质的患儿。
以补充累积损失为主的阶段:扩容后根据脱水性质选用前述不同溶液(扣除扩容液量)继续静脉滴注。对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不需要扩容,可直接从本阶段开始补液。本阶段(8~12小时)滴速宜稍快,一般为每小时8~10ml/kg。
维持补液阶段:脱水已基本纠正,只需补充生理的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将输液速度稍放慢,把余量在12~16小时内滴完,一般约每小时5ml/kg。若吐泻缓解,可酌情减少补液量或改为口服补液。
应用上述方法补液,一般水量稍不足,尤其是输液量少者,但患儿多能饮水,可以弥补,不必全部静滴。呕吐频繁不能饮水者,可给予适量5%或10%葡萄糖溶液,加入上述滴液中滴注,尤其是在维持补液阶段,以免发生高钠血症。
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液体的成分、量和滴速。
d.纠正酸中毒:轻、中度酸中毒无需另行纠正,因为在输入的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而且经过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随即纠正。对重度酸中毒可另用碱性溶液提高HCO3-5mmol/L。因重度脱水多伴有重度酸中毒,可用1.4%碳酸氢钠代替2:1等张含钠液进行扩容,其兼有扩容和加快纠正酸中毒的双重作用。
e.钾的补充:腹泻患儿均有缺钾现象,但血钾在脱水未纠正前大多不低。在补液过程中,由于随着血容量的恢复,血钾被稀释;酸中毒被纠正和输入的葡萄糖合成糖原使钾向细胞内转移;利尿后排钾增多和腹泻继续丢失钾等原因,必须及时补给钾盐,以防止低血钾症的发生。补钾时须注意肾功能是否良好,以免发生高钾血症,通常在治疗前6小时曾有排尿或输液后有尿时即可开始补钾。对在入院时缺钾症状已很明显(或血钾降低),或合并营养不良、长期腹泻或重度脱水患儿,在扩容改善肾功能(有尿)后即可开始补钾。一般患儿按每日3~4mmol/kg(相当于氯化钾200~300mg/kg),缺钾症状明显者可增至4~6mmol/kg(相当于氯化钾300~450mg/kg)。轻度脱水可分次口服;中、重度脱水可予静滴。氯化钾静滴浓度不得超过0.3%(40mmol/L)。补钾一般持续4~6天,严重缺钾者应适当延长。
f.钙和镁的补充:对合并营养不良或佝偻病的患儿应早期给钙,在输液过程中如出现抽搐,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5~10ml静脉缓注,必要时重复使用。个别抽搐患儿用钙剂无效,应考虑到低镁血症的可能,应测定血清镁,并用25%硫酸镁每次0.1ml/kg,深部肌肉注射,每6小时1次,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
②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经第一天补液后,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已基本纠正,主要是补充生理的和异常的继续损失量(防止发生新的累积损失),继续补钾,供给热量。一般可改为口服补液。若腹泻仍频或口服液量不足者,仍需静脉补液。补液量需根据吐泻和进食情况估算。一般生理需要量按每日60~80ml/kg,用1/5张含钠液补充。异常继续损失量是丢失多少补充多少,用1/3~1/2张含钠液补充。将两部分加在一起于12~24小时内均匀静滴。
5.对症治疗
(1)腹泻:对腹泻患者应着重病因治疗和液体治疗,一般不宜用止泻剂。但对经治疗好转、中毒症状消失而腹泻仍频繁者,可试用鞣酸蛋白、次碳酸铋等收敛剂。蒙脱石粉具有加强、修复消化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适用于各型腹泻,每日3~9g,分次于两餐间加水摇匀口服。
(2)腹胀:常为肠道细菌分解糖产气所致;晚期腹胀多因缺钾。一旦发生腹胀,在处理上比较困难,宜早期补充钾盐预防。必要时用新斯的明肌注和肛管排气。
(3)呕吐:多为酸中毒和全身中毒症状,随着脱水和酸中毒缓解,病情好转,即逐渐恢复。亦可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氯丙嗪等。
6.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迁延性腹泻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病情较为复杂,要注意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①对于肠道内细菌感染,宜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切忌滥用,以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亦可用双岐杆菌类制剂或蒙脱石粉等。②调整饮食,增加营养,可口服胃蛋白酶或胰酶等帮助消化,必要时辅以部分静脉营养(包括氨基酸溶液和脂肪乳剂等),补充各种维生素,以保证营养需要。随着腹泻减轻,消化功能好转,可过渡到一般饮食。国内报道,采用鼻胃管滴饲要素饮食(要素膳)可使腹泻好转,体重增加,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增高,明显促进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恢复。③有双糖酶(多为乳糖酶)缺乏时,暂停一般乳类,改用豆浆或发酵奶加葡萄糖,或采用无乳糖的要素饮食配方。④胆酸性腹泻加用消胆胺。⑤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预防】
1.加强卫生宣传,对水源和食品卫生严格管理。宣传预防腹泻和家庭护理知识。
2.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乳。添加辅食应采取逐渐过渡方式,注意合理喂养和饮水及饮食卫生。
3.培养儿童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做好食品、食具、尿布、便器、玩具和设备等日常性消毒工作。
4.注意气候变化时的护理,避免过热或受凉。夏天应多喂水。
5.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在新生儿室、托幼机构及医院中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消毒处理。
6.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