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浴疗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621页(894字)

坐浴是妇科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根据水温的不同分为3种:①热浴:38~40℃,适用于渗出性病变及急性炎性浸润;②温浴:35~37℃,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手术前准备;③冷浴:14~15℃,为刺激肌肉神经,使其张力增加,改变血循环,适用于膀胱阴道松弛、性无能及功能性无月经等。

【目的】 借助水温与药液的作用,清洁局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抵抗力,减轻外阴局部的炎症及疼痛,使创面清洁,有利于组织修复。适用于会阴部炎症,并可作为肛门、外阴、阴道手术前的准备。

【用物准备】 坐浴盆(95%酒精消毒)及坐浴椅各1个,坐浴液。坐浴液常用的有1∶5000高锰酸钾溶液、0.5%醋酸、2%~4%碳酸氢钠溶液等,溶液约2000~2500ml。

【操作方法】 首先向患者作解释,解清大小便并洗手。坐浴开始时嘱患者先用消毒纱布接触皮肤试温以防烫伤。坐浴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坐浴后用纱布将局部擦干,有伤口者应给予换药。

【注意事项】

1.月经期、阴道流血和妊娠末期或局部有急性炎症者禁止坐浴。

2.产后7~10天方可坐浴。

3.子宫脱垂者坐浴水温不宜超过38℃,且应将子宫屏出。

4.坐浴前先将外阴及肛门周围清洗干净。

5.注意药液浓度及水温,以免灼伤及烫伤皮肤。

6.坐浴时须将臀部及外阴全部浸在药液中。

7.注意室内温度和保暖,以防受凉。

8.坐浴时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