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显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编全科医生手册》第776页(5606字)

1.肝显像

(1)原理:99mTc-植酸盐111~185MBq(3~5mCi)静脉注入后,与血液中的钙离子螯合形成99mTc-植酸钙胶体,正常时约90%被肝脏枯否细胞作为异物吞噬,故可使肝实质明显显影。其余部分被脾、淋巴腺、骨髓等部位的单核吞噬细胞吞噬,但因摄入量很少,脾只轻度显影,骨髓不能显影。只有当肝内枯否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和功能不良,或脾功能亢进时,进入脾和骨髓的颗粒增多,脾明显显影,骨髓显影。

(2)方法:常用显像剂为99mTc-植酸盐(99mTc-phytate)。静脉注入显像剂后10分钟开始检查,若肝功能不良和门脉高压者,需延至注药后30分钟开始检查。显像前应除去覆盖于显像部位的金属物品,如腰带扣、硬币等。显像前24小时内不能做钡剂检查。

(3)适应证:肝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尤其是常用于肝内占位性病变阳性显像,如肝血池显像、肝癌阳性显像的对照,以鉴别肝血管瘤和肝癌;了解肝脏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功能,肝影可作为肝脏大小的可靠依据,较触诊准确;探讨右膈异常的原因;肝手术、化疗或放疗后随访观察。

2.肝动脉灌注和血池显像

(1)原理:肝脏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正常肝脏75%的血液来自门静脉,其余25%由肝动脉供给。肝动脉灌注显像时,γ相机探测器置于上腹部,正常时,在腹主动脉和脾、肾血床显影时(称动脉相),肝显影不明显,待8秒钟左右,大量显像剂经门静脉到达肝脏才见肝明显显影,即为肝门脉灌注影像。肝恶性病变主要由肝动脉供血,在动脉期即可见到病变局部有放射性充盈,称动脉灌注阳性。如注射的是99mTc-红细胞,待其在全身血循环中达平衡后,于注射30分钟和2小时后分别进行多体位显像,即为肝血池显像。

(2)方法:以“弹丸”式静脉注入99mTc-红细胞或99mTc-植酸盐740MBq(20mCi),立即以每2秒1帧的速度进行连续采集60秒,而后再于注射5、10、15、20、30、40分钟各取1帧,为平衡血池相;于静脉注射99mTc-红细胞后20分钟及2小时进行肝区前后、右侧位平面或断层显像。

(3)适应证: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情况。对临床可疑或较小的病灶,宜用血池断层显像进一步检测。肝胶体显像发现肝内有占位性病变时,可进一步鉴别其性质,提供有无肝血管瘤的可能。

3.肝胆显像

(1)原理:肝细胞具有重要的排泄功能,它通过分泌胆汁不断将某些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一些异物排泄出去。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沿肝内胆道系统流出,储于胆囊,再经总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将能被肝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继而经胆汁分泌到毛细胆管,经胆道系统排泄到肠道的显像剂作为指示剂,在体外用核医学影像技术而使胆道系统显影,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2)方法及显像前的准备:常用的显像剂是99mTc-2,6-二乙基乙酰替苯胺亚氨二醋酸(99mTc-EHIDA),也可用99mTc-吡哆醛-5-甲基色氨酸(99mTc-PMT)。

空腹(禁食至少2小时)静脉注入上述显像剂后,即刻、5、10、15、20、25、30及45分钟各显像1次,一旦肠道显影,检查即可结束。若胆囊或肠道不显影,应在60或90分钟重复显影,必要时延迟至2~24小时显像。胆囊充分显影后,吃油煎蛋2只,30分钟后再显像,可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3)适应证: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黄疸的鉴别诊断;异位胆囊或胆道畸形;胆道术后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胆漏、吻合口狭窄、梗阻);胆管囊肿;对碘造影剂过敏或血清总胆红质浓度过高,不适合做胆道造影或不显影者;确定胆囊位置及胆管扩张的程度;原发性肝癌及其转移灶,或肝细胞腺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4.唾液腺显像

(1)原理:99mTc04静脉注射后,能被唾液腺的间叶导管上皮细胞摄取,10分钟后逐渐分泌至口腔,因而可用以进行唾液腺静态和动态显像。

注射99mTc04前半小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5mg,可以抑制唾液腺分泌,减少口腔内的放射性。静脉注射99mTc04185MBq(5mCi)20~30分钟后行静态显像。

(2)适应证:唾液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如淋巴乳头状囊腺瘤(Warthin瘤)、混合瘤、唾液腺囊肿、脓肿等;Sjogren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的诊断。

5.食管通过功能显像

(1)原理:利用放射性核素的示踪特点,在体外用探测装置做连续动态显像,获得放射性食物通过全食管、分段食管的时间及通过百分率。

(2)方法及检查前的准备:检查前空腹过夜,坐于γ相机前进行前位食管全段采集,受检者将含有99mTc硫胶体18.5~37MBq(0.5~1.0mCi)的15ml溶液做一次弹丸式吞咽,同时开始采集,每秒1帧,嘱受检者每15秒干咽1次,共采集5分钟或更长的时间。

(3)适应证:本法是研究食管运动功能及诊断和鉴别诊断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合乎生理、客观、简便、准确的方法,可用于评价抗胆碱能药、Ca2+通道阻断药和西咪替丁(cimetidine)等对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6.胃排空显像

(1)原理: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混匀于标准食物内,口服后用γ相机在胃区做连续照相,不仅可获得动态的胃形态影像,同时可计算出胃排空时间。由于所采用的放射性药物性能稳定,口服后不被胃肠黏膜吸收,因此,它在胃内的运动过程与食物的运动过程完全一致,可准确地反映胃的正常或异常运动功能。

(2)方法与显像前的准备:受检者至少空腹6小时,坐位服用99mTc-DTPA或99mTc-2S7胶体做成的流汁型或固体型试验餐〔18.5~37MBq(0.5~1mCi)〕,再饮水至总容量500ml。坐位或卧位用γ相机对胃部进行显像,每15分钟采集1帧,至放射性下降50%左右时结束。在胃ROI取值,绘出时间-放射性曲线,计算胃半排空时间和各时相胃排空率。

(3)适应证:本法主要用于观察胃功能紊乱的原因;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无倾倒综合征)、甲亢等胃排空加快;胃窦癌、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伴倾倒综合征、糖尿病等胃排空延缓。本法也是观察食物或药物疗效的客观而可靠的方法。

7.胃食管反流显像

(1)原理:利用口服含有显像剂饮料在胃内存留期间,在上腹部给予不同压力,来观察食管下段有无放射性出现,及其与压力变化的关系来判定有无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

(2)显像方法与显像前的准备:显像前空腹6小时。在受检者腹部缚于带压力装置的腹带或者缚普通腹带,在其下面放置血压计的充气胶囊,连接血压计。嘱病人在3分钟内喝完300ml的酸性饮料,15分钟后进行显像。在不同的压力下分别进行显像,用ROI技术计算出不同压力下的返流指数。

(3)适应证:①观察引起胃灼热和泛酸症状的原因。②胃大部切除后,易并发胃食管反流。本测定可用于评价各类胃大部切除术在这方面的优劣,也能及早发现有无GER的存在,及时处理。③胃食管反流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发病率约为1/500,较重者可引起呕吐和反复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以至生长停滞甚至死亡。本法能简便而灵敏地诊断,有利于治疗。④胃食管反流也是引起一些肺部慢性疾患的原因,临睡前口服含99mTc-硫胶体酸化橘子汁,翌日晨行胸部和上腹部显像。若发现肺部有放射性,可以明确这一原因。

8.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用99mTc-EHIDA进行肝胆显像,当它随胆汁排泄至十二指肠,正常时不进入胃内,表现为十二指肠空肠曲以上的胃区无放射性。口服奶增强胆汁分泌,胃区仍无放射性出现。若胃区逐渐出现放射性则可诊断为十二指肠胃反流。这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明显优于胃液检查和胃镜检查,对胃炎的病因诊断和观察胃肠吻合术后综合征有实用价值。

9.异位胃黏膜显像

(1)原理:异位胃黏膜主要好发于胃以外消化道节段,包括肠美克尔憩室、Barrett食管和肠重复畸形。异位胃黏膜与正常胃黏膜一样能够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可以引起邻近肠或食管黏膜溃疡和出血。它与正常胃黏膜一样能从血液中摄取99mTc04,因此可以达到诊断的目的。

(2)方法与显像前的准备:外周静脉注射99mTc04185~370MBq(5~10mCi)后,1小时内用γ相机在腹前方每分钟显影1次。每帧采集500k。

受检者检查前不得用过氯酸钾、水合氯醛等阻滞吸收的药物,或阿托品等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或可刺激胃液分泌的药物。当日晨禁饮食,常规采集后前位,在病灶显示最佳时间加拍侧位。食管显像探头视野以剑突为中心;憩室与肠显像探头包容范围从剑突到耻骨联合。食管显像后饮水200~300ml。

(3)适应证:小儿消化道出血、腹痛及成人食管疾患的鉴别诊断。

10.胃肠道出血显像

(1)原理:静脉注射99mTc标记的红细胞后,腹部仅有大血管和血管床丰富的脏器,如肝、脾、肾等显影,而胃肠壁的含血量较低,相互重叠后的放射性也仅及大血管的50%左右,基本不显影。若肠壁有出血灶,99mTc标记的红细胞将从血管破裂处逸出,形成异常的放射性聚集影像;当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肠影;出血量较小时,影像可以不甚明显,需仔细分析判断。据此,可对胃肠道出血做出诊断,并可根据最初出现放射性异常影像的部位大致判定出血部位。

(2)方法与显像前的准备:疑有胃肠道急性出血时,在静脉注射99mTc-红细胞370MBq(10mCi)后,以每2~5分钟1帧的速度连续显像0.5~1小时。若为阴性,适当延迟显像。当疑有慢性和间歇性出血,则应在36小时内多次显像,以捕捉出血时机,提高阳性率。本检查还可用99mTc-胶体做显像剂,如有出血,静脉注入的99mTc-胶体由出血部位漏出,同时由于99mTc胶体迅速由网状内皮系统清除,腹部的血本底明显下降,除肝脾影像外,大血管和肾不显影,有利于出血部位放射性的清晰显示,能更灵敏地诊断出血。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急性活动性出血,而不能做延迟显像,故不适用于间歇性出血患者。急性活动性出血宜用99mTc-胶体显像,间歇出血者,则宜用99mTc-RBC显像。

(3)适应证:胃黏膜炎症及溃疡性出血;血管破裂性出血、异物刺伤、血管畸形等;胃肠肿瘤表面出血,恶性肿瘤,血管肿瘤;应急性黏膜溃疡出血;肝、脾、肾、肠系膜外伤性出血;胆道出血。

11.肝细胞癌显像:67Ga-枸橼酸盐(67Ga)具有亲肝癌细胞的作用。123I或111In标记的抗AFP抗体能与原发性肝癌所含AFP抗原结合。分化较好的肝癌细胞有摄取和分泌99mTc-PMT的功能,但不能排泄到正常的胆道系统而持续显影。基于上述机制,可对肝细胞癌进行阳性显像,阳性率为60%~85%,包括直径<2cm的小肝癌。注意,肝脓肿也可浓聚67Ga,局部胆道阻塞,也可长时间聚集99mTc-PMT。

12.结肠癌显像:放射免疫显像在结肠癌方面的经验最多。最常用的显像剂是131I标记的抗CEA单克隆抗体,准确性相当高。即使在血液CEA浓度不高的患者,也常为阳性。它能定位显示XCT等难以发现的隐匿性复发病灶和转移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3.放射免疫导向手术:放射免疫导向手术是在手术时用手提式放射性探测器探测术前注射的标记特异抗体,在肿瘤及其淋巴引流区的聚集计数,以判定肿瘤浸润和淋巴转移的范围,指导根治手术正确施行,从而提高手术治愈率,并因防止过多的不必要的切除非瘤性组织,可以使患者在术后有较好的生存质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