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健全经济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现代企业内部会计实用手册》第40页(2310字)

实行经济核算,首先必须加强基础工作。基础不稳定,经济核算就无从说起。企业经济核算(包括企业内部的部门,车间班组经济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有定额管理、原始记录,实物计量和企业计划价格等工作。

一、定额管理

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物资、劳动,资金消耗和占用,所规定的应该达到的数量标准。定额工作就是各类定额的制定,执行、修改和管理等工作。定额是经济核算的重要基础,有定额经济核算才有依据。制定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材料物资,劳动定额和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可用来确定经济核算的计划指标,控制,分析和考核各项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核算生产消耗,生产资料占用和生产经营成果的标准。各项定额必须保持平均先进的水平,并应定期修改。定额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有碍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材料物资消耗定额主要有各种产品和各种零件、部件直接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工艺用燃料消耗定额,工具和其他低值易耗品消耗定额、主要设备使用时间定额(台时定额),动力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包括:单位产品和各种零件、部件的工时消耗定额和单位时间(小时或工作日)的产量定额,以及各类管理人员的定员。各项费用开支标准主要有: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修理费、劳保费、设计制图费、消耗材料费等开支标准。

进行全面经济核算,除了制定和执行定额外,还必须建立和健全定额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大型企业应有专门的组织和专业人员,小型企业应有专业人员主管定额工作。要建立和健全定额制定、执行、统计、检查、分析等规章制度,并把定额工作与经济责任的实施结合起来,促使定额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核算工作得以巩固和发展。

二、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也称原始凭证,是对生产经营活动所作的最初的记录,是进行经济核算的客观依据。搞好经济核算,必须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可靠,记录必须完整及时,应该满足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共同要求。因此,原始记录应该企业的综合统计部门和财务会计部门在总会计师的领导下,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全厂统一使用的格式、传递路线,汇总方法和保管方法的制度。原始记录的格式,特别是在反映生产作业的各种原始记录,应注意适应生产技术,组织特点和管理的要求。

一个企业的原始记录种类繁多,归纳起来有以下七类:

1.材料物资类原始记录。如材料物资的入库单、领用单、退库单、发运单、报废单等。

2.设备动力类原始记录。如设备验收单、调拨单、检修单、台时记录、动力耗用通知单等。

3.人事劳资类原始记录。如职工调动通知单、工资变动通知单、请假单、考勤记录等。

4.生产类原始记录。如派工单、任务单、产量记录、工时记录、加工路线单、工时统计表、产品完工通知单、产品(零件)入库单、废品通知单等。

5.技术质量管理类原始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变更通知单,材料消耗定额通知单,产品、零件、部件检验单,合格证、废品通知单等。

6.行政管理类原始记录。如低质易耗品的入库单、领用单、文具用品领用单,家具器具报废通知单等。

7.财务传记类原始记录。如发票、收据、收付款凭证、工资表、费用报销单等。

三、实物计量

实物计量工作也是经济核算的基础、没有准确的计量工作,就没有准确的数据材料物资的收发领,水、电、气、的消耗,在产品半成品的入库等,都要经过正确的计量与验收,因此,各有关实物收发部门和车间,都必须配置必要的计量仪器、仪表和器具等。

四、企业内部计划价格

制定各项综合性计划指标,开展企业内部经济核算,还需要有企业内部的计划价格,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模具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劳务供应等的计划价格。企业内部计划价格,除了用于编制计划外,还应用于在日常经济核算中的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以及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经济核算指标的一致性,才能剔除各项经济指标中外部价格变动的影响,分清经济责任。企业内部计划价格应按照以下原则来确定:

1.外购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的计划价格、应包括采购价格(调拨价、批发价、零售价)和一定比例的计划运杂费。

2.外购动力的计划价格,应包括外购价格和一定比例的线路损耗以及分摊的变电站费用。

3.在产品、自制半成品、自制工模具、业务供应等的计划价格,均应按当年的车间计划成本(不分摊企业管理费)来制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