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调整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蛋饲养技术手册》第185页(684字)

通常密度用每平方米面积容纳的雏鸡数量来表示。雏鸡的生长发育与密度息息相关,密度过大,鸡群采食时互相挤压,采食不均,雏鸡体重大小也不均,雏鸡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可以讲,密度大本身就是一种应激,易引发雏鸡间互相啄叨,并且鸡群也易感疾病。高密度使鸡群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下降,免疫力受到影响。当密度超出一定阈值后,鸡群中有的鸡开始羽毛脱落,即俗称的“上热”,育雏期上过热的鸡在产蛋期生产性能也要受到影响。反之密度低时,房舍利用不经济,每只鸡所需的燃料费及折旧费等摊销也大。表7-8是不同育雏方式所建议的饲养密度。

表7-8 不同育雏方式的饲养密度

表7-8仅是一个参考值,实际操作时要考虑育雏季节、鸡舍构造及通风换气情况、鸡的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综合后科学加以制定。原则上讲,冬季育雏时可比夏季育雏密度大,大约要差10%左右。房舍条件好,通风换气能力强的育雏舍可适当增加密度。如果饲养父母代以上代次的种鸡,密度要比表7-8建议值小。

有一点应着重指出,生产中不论多大面积的育雏舍,在育雏时,特别在育雏初期都要划成不同的小区,每小区内饲养1群雏鸡,一般以500只左右为宜,最多不能超过800只。鸡群数目过大,管理上方便,并在温度低时,容易集群起堆,相互挤压,造成鸡致残或死亡。生产中要随日龄增加、鸡的长大,逐步对密度进行调整,千万不要在发现鸡羽毛脱落后,才开始疏散鸡群,降低密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