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管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蛋饲养技术手册》第325页(2078字)

鸡场的劳动管理是指鸡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劳动力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包括劳动力的合理安排与使用、劳动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劳动定额与定员管理、组织劳动的分工与协作、建立与完善劳动组织、计算与分配劳动报酬、进行劳动监督和考核、维护劳动纪律、建立劳保福利和劳动奖惩制度以及对劳动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等工作。要搞好鸡场的劳动管理,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科学的劳动管理制度 劳动管理制度是实现劳动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包括考勤制度、劳动纪律、劳动竞赛制度、生产责任制、奖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保障及福利制度、技术培训制度等。

上述制度的建立,一是要符合鸡场的劳动特点和生产实际;二是内容要具体化,用词准确,简明扼要,质和量的概念必须明确;三是要经全场职工认真讨论,通过并经场领导批准后公布执行;四是必须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一经公布,全场干部职工都必须认真执行,不得搞特殊化;五是必须具有连续性,应长期坚持,不断在生产中完善。

2.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 鸡场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劳动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健全劳动组织。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实际条件和生产要求确定劳动组织的形式及规模不同生产部门,不同技术装备水平和不同管理条件的企业,应分别建立不同形式的劳动组织,使其与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充分发挥劳动分工与协作的优越性 劳动分工与协作是劳动组织的基础,分工是为使每个劳动者明确在各自的岗位上应负的责任,协作则是使各项工作相互紧密联系,形成集体力量。只有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才能有利于人尽其才,有利于劳动者主动提高劳动技能,有利于发挥分工和协作劳动的优越性。

(3)建立劳动组织同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相适应实行责任制是劳动管理的重要措施,与鸡场劳动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在组织生产中共同发挥作用。

根据鸡场经营范围和规模的不同,各鸡场建立劳动组织的形式和结构也有所不同。一般包括场长、副场长、总畜牧兽医师、科长、班组长等组织领导结构及场职能机构如生产技术科、销售科、财务科、后勤保障科,并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将生产劳动组织细化为孵化组、育雏育成组、蛋(种)鸡组、饲料组、清粪组等等。对各部门各班组人员的配备要依个人的劳动态度、技术专长、体力和文化程度等具体条件,合理进行搭配,科学组织,并尽量保持人员和所从事工作的相对稳定。

3.合理确定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是科学组织劳动的重要依据,是鸡场计算活劳动消耗和核算产品成本的尺度,也是制订劳动力利用计划和定员定编的依据。制定劳动定额必须遵循以下4个原则:

(1)劳动定额应先进合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劳动定额的制定,必须依据以往的经验和目前的生产技术及设施设备等具体条件,以本场中等水平的劳动力所能达到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准,即不可过高,也不能太低。应使一般水平劳动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先进水平的劳动者经过努力能够超产。只有这样劳动定额才是科学合理的,才能起到鼓动与促进劳动者的作用。

(2)劳动定额的指标应达到数量和质量标准的统一 如确定一个饲养员饲养鸡数量的同时,还要确定鸡的成活率、产蛋率、饲料报酬、药品费用等指标。

(3)各劳动定额间应平衡 不论养鸡还是搞孵化或者清粪,各项劳动定额应公平化。

(4)劳动定额应简单明了便于应用 表13-3列出的鸡场劳动定额供参考。

表13-3 养鸡场劳动定额

4.全面落实鸡场生产责任制,使责、权、利三者相统一 根据各场实际情况和工作内容,责任制可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不同形式,以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鸡场经济效益为原则而定。

5.及时兑现劳动报酬 对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要按照签订的责任书内容和科学的计酬标准严格考核,及时兑现,奖罚分明,以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6.做好职工思想工作 鸡场要以人为本,对全场职工在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帮助,工作上支持,遇事多与职工商量,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和才能,以不断增强鸡场的凝聚力,使大家心系鸡场、以场为家,形成上下齐心协力的生产场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