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络脉的特点和作用
书籍: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10页(702字)
络脉是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中本经的络穴分出的横斜分支,加上脾之大络,共计15条,称为十五络或十五别络。它的名称是以15络穴的名字而命名的。
特点: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直接横行走向络于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全身络脉中,十五络最大,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分支的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作用: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阴阳、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行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充分发挥营卫、气血、津液对周身的渗灌、濡养作用。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络脉在解释病机传变方面有一定意义,外邪侵袭机体多由浅入深,先络脉而后经脉,临床上可以根据病情的外在表现分析病邪的浅深部位,予以不同的治疗。络脉在指导临床方面有重要价值,对实热证可以用三棱针刺络放血,以泻祛邪气,实证疼痛还可以用交经缪刺的方法,即左侧有病痛刺右侧的络脉,右侧有病痛刺左侧的络脉。此外,根据络脉与其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间的有机联系,采用原络配穴法,某经疾患取本经的原穴配以互为表里经脉的络穴。这种临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配穴方法,就是以络脉的分布特点和生理功能为基础的。
上一篇: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与临床作用
下一篇: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