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15页(1148字)
(一)指导疾病的诊断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用于疾病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可分如下3方面:
1.从部位辨经络病变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当某一条经络发生病变时,可以表现出本经特有的症候,因而在临床上可以根据疾病所表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来辨别其属于哪一条经脉的病症。以头痛为例,可根据经脉在头部循行的部位而辨别,前额头痛多属阳明经病变;偏头痛多属少阳经病变;枕部、颈项痛多属太阳经病变;头顶痛多属厥阴经病变。以此见病知经,据经选穴进行治疗。
2.从特有的症状辨经络病变 经络受邪,可以内传脏腑,而脏腑有病,也可反应于经络。临床可根据所出现的症状,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病人有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胁痛等一系列症状时,当考虑足少阳胆经的病变;病人出现咳嗽、气喘、胸痛等呼吸系统的症状时,是手太阳肺经的病变等。
3.从经络辨脏腑病变 当脏腑有病时,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常常在该脏腑所属的体表经脉循行路线上或经气聚集的俞穴、募穴、郄穴、原穴上呈现各种病理反应。如感觉过敏或压痛,局部组织板硬、松软、凹陷、隆起,或出现结节、条索状物、丘疹,或皮肤色泽的改变。这些反应,常随疾病的不同和轻重变化而发生改变,在临床上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如肺有病,有时在肺经的中府穴可找到压痛点;脾虚消化不良,常在脾俞上有异常变化。因此,掌握这些经络反应的现象,就有助于诊断内脏的疾病,探求疾病的本质。
(二)针灸取穴处方的依据
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辨证论治、处方配穴、选择手法等,都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的。针灸治病必先辨明疾病在何脏何经,然后按脏腑、经络和腧穴的相互关系,除选用局部或邻近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如胃痛循经远取足三里、梁丘、内庭等穴;胁痛循经远取阳陵泉、太冲等穴。此外,根据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密切联系,临床上用皮肤针叩刺皮肤,皮内针埋藏皮内来治疗脏腑、经脉的病症;经络淤滞,气血痹阻,可通过刺络出血来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出血,软组织扭、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经筋的病候,因病在筋膜肌肉,多表现为拘挛、强直、抽搐或弛缓,治疗多以局部取穴,“以痛为输”,取其压痛点进行针灸治疗。在补泻手法中,有结合经脉循行走向的逆顺来决定针刺方向的迎随补泻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