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常见疾病辨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185页(9269字)

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是通过脏腑、经络体现的,当功能活动发生异常变化时即为疾病。所以临床上的一切症候也都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应,因为人体的各个脏腑、各条经络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它们在发生病理变化后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因此要想在临床上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就必须掌握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否则就无从谈辨证,当然也就无从谈治疗,尤其对针灸学科来说,掌握脏腑、经络的辨证机理就更具重要的意义。

(一)肺与大肠疾病辨证

1.肺病辨证肺居于胸中,上与咽喉相通,其经脉络大肠,与之为表里。其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宗气不足,气机升降失常;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且与皮毛相合,所以又常见外邪侵袭之证。

(1)风邪犯肺:风邪袭于肺使肺失宣降,而见咳嗽,痰稀白或黄稠,口不渴或渴,鼻流清涕,或咽喉疼痛,或兼恶寒发热等表证,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数。以取手太阴经、手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2)痰湿阻肺:痰湿之邪阻壅于肺则使肺气不利。常见咳嗽痰多呈泡沫状,或白色易于咯出,胸部满闷,或喉中痰鸣,气短喘息,甚则不能平卧。苔白腻,脉滑。以取手太阴经、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3)痰热蕴肺:痰热之邪蕴蓄于肺,使肺失肃降,或热伤肺络。常见咳嗽,气喘息促,痰稠色黄,或吐脓痰,胸痛,胸闷,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以取手太阴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4)肺气虚弱:肺气虚弱使气失所主,肃降无权。常见咳嗽无力,气短,劳则咳喘;痰液清稀,倦怠懒言,语声低微,恶风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象虚弱无力。以取手太阴经、足阳明经腧穴及背俞为主。针用补法。或针灸并用。

(5)肺阴不足:肺阴亏损则使肺脏失于清润,导致肃降无权。常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以取手太阴经、足太阴经、足少阻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禁灸。

2.大肠病辨证 大肠居于腹中,上接小肠,下通肛门。其经脉络于肺,与之为表里。其生理功能是:传导食物糟粕,使之变为粪便排出体外。其病理表现主要为大便异常。

(1)大肠湿热:湿热壅滞于大肠,灼伤脉络。常见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泄泻黄水,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以取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腧穴和大肠募穴、下合穴为主。针用泻法。

(2)大肠液亏:大肠津液不足,使肠道不能儒润。常见大便干燥秘结,难以排出,数日一行,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以取手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

(3)大肠滑脱:大肠滑脱即大肠固摄无权。常见大使失禁,久泻久痢,腹胀或痛,神疲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以取手阳明经、足阳明经、任脉及背俞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4)积滞内停:糟粕停于肠内,使肠道壅阻。常见腹胀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不爽,大便秽臭,舌苔黄厚,脉象沉实或弦数。以取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不宜灸。

(5)寒湿犯肠:寒湿之邪侵犯于肠,使其升降失司。常见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身寒欠温,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象沉迟。以取足阳明经、任脉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兼用补法,并用灸法。

(二)脾与胃常见疾病辨证

1.脾病辨证 脾居于腹中。其经脉络胃,与之为表里。其生理功能是: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脾气以上升为顺。它与胃共同完成对饮食的受纳、腐熟、消化、吸收及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以供全身营养,故称之为“后天之本”。其病理表现主要是消化、吸收方面的异常和统摄无权。

(1)脾气虚弱:脾气虚弱则使脾失运健,造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常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少,腹胀便溏,或见浮肿、甚则腹部有下坠感,脱肛,子宫脱垂,内脏下垂,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以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任脉腧穴及其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兼灸法。

(2)脾阳虚弱:脾阳虚弱使脾运化无权,阴寒凝滞。常见面色白,四肢不温,纳少,腹胀,或脘腹隐痛、喜暖喜按,便溏水肿,白带稀而多,舌质淡嫩,苔白,脉沉迟。以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任脉腧穴及其背俞穴为主。针灸并用,针用补法。

(3)寒湿困脾:脾被寒湿所困,使脾运化失司。常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身重困,大便不实或泄泻,或肢体浮肿,舌苔白腻,脉濡缓。以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任脉腧穴为主。针用补泻兼施法,或兼用灸法。

(4)湿热中阻:湿热阻滞中焦,使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常见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口苦而粘腻,身重困倦,或面目、肌肤发黄,大便溏泻,小便短赤,或带下色黄,秽臭,阴痒,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以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任脉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5)脾不统血:脾不统血是由于脾气虚弱,导致统摄血循无力,使血不循经。常见便血,月经过多,崩漏,皮肤紫癜(肌衄),兼见面色无华,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并用灸法。

2.胃病辨证 胃居于膈下,上腹部,上接食道,下通小肠,与脾以膜相联,其经脉络脾,与之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接受、盛纳)和腐熟(初步消化)水谷。胃气以下降为顺。其病理表现主要是食欲和胃气下降的异常。

(1)食滞胃脘:饮食停滞于胃脘,使脘腹气机阻滞。常见脘腹胀满或胀痛,嗳腐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胀痛得减,厌食,呃逆,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以取足阳明经腧穴及其俞、募穴为主。针用泻法。

(2)胃气虚弱:胃气虚弱使胃纳无权。常见食欲不振,纳少,脘部痞满,或呃逆、呕吐,气弱乏力,四肢倦怠,舌淡苔薄白,脉缓弱。以取足阳明经腧穴、任脉和背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兼用灸法。

(3)胃寒:寒邪凝滞于胃,使胃气阴滞。常见胃脘疼痛,遇冷则痛剧,得温则痛减,口淡不渴,或胃中水声辘辘,口泛清水,舌淡苔白,脉象沉迟或弦。以取足阳明经、足太阴经、任脉腧穴及其俞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4)胃热:热邪蕴结于胃,煎灼津液,经脉阻滞。常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或呕吐,渴喜冷饮,消谷善饥,或齿龈肿痛、溃烂、出血,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或洪大。以取足阳明经、足太阴经、手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忌用灸法。

(5)胃阴不足:胃的阴液不足使胃失润,和降失常。常见胃脘隐痛,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咽燥,或干呕呃逆,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象细或细数。以取足太阴经、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忌用灸法。

(三)心与小肠疾病辨证

1.心病辨证 心居于胸中,其脉络于小肠,而与之为表里。其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开窍于舌。其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和神志的异常变化。

(1)心气虚:心气不足则使血液运行无力。常见心悸,气短,神疲体倦,自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取手少阴经腧穴和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

(2)心阳虚:心阳不足使血液运行无力,温煦无权。常见心悸,气短,自汗,形寒肢冷,口唇青紫,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气微,神志不清,舌质淡胖嫩或暗紫,苔薄白,脉象微弱,或结代。以取手少阴经、手厥阴经、任脉、督脉腧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或以灸法为主。

(3)心血虚:心血不足则使心神失养。常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眩晕,唇淡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以取手厥阴经、手少阴经、足太阴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

(4)心血瘀阻:心血瘀阻使血液运行不畅,经脉阻滞。常见心悸,心痛(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常痛及肩臂,时发时止,重者则面、唇、爪甲青紫,肢冷,自汗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以取手厥阴经、手少阴经腧穴、本脏俞、募穴为主。针用泻法。

(5)痰迷心窍、痰热内扰:痰饮壅滞心窍,痰热内扰则使心神无主。常见心悸,不寐,心胸烦热,或为癫为狂,或为痴呆,语无伦次,哭笑无常,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以取手少取经、手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腧穴及其背俞穴为主。针用泻法。

(6)心火炽盛、循经上炎:心火盛而上炎使心神被扰,心窍热盛。常见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糜烂、疼痛,咽喉肿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或弦数。以取手少阴经、手厥阴经、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2.小肠病辨证小肠居于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接阑门与大肠相连。其经脉络于心,而与之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泌清浊。其病理表现主要是大小便异常。

(1)小肠实热:小肠实热多为心热下移所致。可见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咽痛,小便短赤,尿道灼痛,或尿血,小腹胀痛,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以取手少阴经、手太阳经腧穴及其下合穴、募穴为主。针用泻法。

(2)小肠虚寒:小肠虚寒则使其分清泌浊功能失常。常见小腹隐痛,肠鸣,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而缓。以取足阳明经腧穴及本脏俞、募、下合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四)肾与膀胱疾病辨证

1.肾病辨证 肾居于腰部左右各一。其经脉络于膀胱,而与之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命门之火,主骨,生髓,主纳气,开窍于耳、二阴。为先天之本,为生长发育之源。其病理表现主要是生殖、发育、水盐代谢的异常。

(1)肾气虚弱:肾气不足则使腰、骨失常,封藏失司。常见腰脊酸软,腿足无力,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尿失禁,或夜尿频,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带下,或胎动易下,听力减退,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尺部尤甚。以取足少阴经、任脉、督脉经腧穴及本脏俞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2)肾阳不足:肾阳虚则使肾府、骨、髓不得温养。生髓不足,脑失所养。常见腰膝酸软而痛,畏寒肢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面色白:或黧黑,阳痿不育,宫寒不孕,或浮肿腰以下为重,或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尺弱。以取任脉、督脉及足少阴经腧穴及本脏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3)肾阴不足:肾阴虚则不能生髓、充骨、养脑。常见形体虚弱,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膝酸软,遗精口干,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小便黄,大便干,舌红少苔,脉象细数。以取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腧穴及本脏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忌灸。

(4)肾不纳气:肾不纳气是由肾气虚所致。使肾摄纳无权,气不归元。常见短气喘咳,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神疲自汗,语声低怯,头晕,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象虚弱尺部尤甚。以取足少阴经、足太阳经、任脉、督脉腧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2.膀胱病辨证 膀胱居于少腹,上经输尿管与肾相接;下经尿道通前阴。其经脉络于肾,而与之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小便的异常。

(2)膀胱湿热:膀胱蕴积湿热则使之气化功能失常。可见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或小便淋漓不畅,或排尿中断,尿色黄赤,混浊,或尿血,或尿中有砂石,亦可伴有小腹胀满或腰痛,舌苔黄腻,脉数或滑数。以取足太阴经、足太阳经腧穴和任脉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2)下焦虚寒:下焦虚寒则使膀胱气化无权。常见小便频数或遗尿,小腹有凉感,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冷痛,舌质淡,苔白,脉沉迟。以取足太阳经、足少阴经、任脉腧穴及本腑募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五)肝与胆疾病辨证

1.肝病辨证 肝居于右胁肋部。其经脉络于胆,而与之为表里脏腑。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其病理表现主要是藏血、疏泄功能失常和筋脉不利等。

(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则使气机不畅,经气不利。常见精神抑郁,易怒,胁肋胀痛,或窜痛,乳房作胀或胀痛,经前尤甚,胸闷不舒,喜太息,脘腹胀痛,纳呆嗳气,或咽部有阻塞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梅核气),月经不调,痛经,苔薄白,脉弦。日久可见胁肋刺痛,或见症瘕,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以取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2)肝火上炎:肝火(热)循经上炎,则使头目被火热侵扰。常见头胀痛,头晕目眩,目赤肿痛,口苦咽干,胁肋灼痛,耳鸣如潮,心烦失眠,多做恶梦,或吐血、衄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边红,苔黄,脉弦数。以取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兼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3)肝阳上亢:肝阳不能潜藏而上亢,则使气血并走于上。常见头目胀痛,面红,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质红,脉弦细或兼数。治宜平肝滋阴潜阳法。以取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泻兼施法。忌用灸法。

(4)肝风内动:肝风内动则使气机逆乱,神明被扰。常见轻者头目晕眩、胀痛,肢体麻木,或兼震颤,语言蹇涩;重者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强不语或半身不遂。舌红,脉弦有力。以取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腧穴为主。针用泻法,或补泻兼施法。忌用灸法。

(5)肝血不足:肝血虚则使头目、筋脉失养。常见头目眩晕、隐痛,面色无华,耳鸣耳聋,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为雀盲,爪甲不荣,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肌肉瞤动,或口燥咽干,午后潮热,经血色淡、量少,或闭经,舌淡或舌红少津,脉弦细,或弦细数。以取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泻兼施法。忌用灸法。

(6)寒滞肝脉:寒邪郁滞肝经,则使阳气被遏,气血运行不利。常见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迟或弦紧。以取足厥阴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足少阴经腧穴及任脉腧穴为主。针用泻法,并用灸法。

2.胆病辨证 胆附于肝,居于右胁肋部。其经脉络于肝,二者为表里脏腑。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胆汁,并将胆汁不断排入小肠中以助消化食物,但要靠肝的疏泄功能协助完成。其病理表现主要是胆汁贮、泄的异常。

(1)肝胆湿热:湿热之邪蕴于肝胆,则使疏泄功能失常。可见胁肋胀痛,或有热感,口苦纳呆,恶心呕吐,腹胀,大便不调(软溏),小便短赤,或面目、周身发黄(黄疸),或发热。苔黄腻,脉弦数。如湿热下注,则可见阻囊湿疹,睾丸肿大、热痛;或带下色黄、秽臭,外阴瘙痒,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以取足少阳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泻法。

(2)胆气虚弱:胆气不足则使决断失司。常见易惊善恐,胆怯,失眠多梦,夜寐不安,舌苔薄白,脉象弦细。以取足少阳经、足厥阴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兼用灸法。

(六)心包与三焦疾病辨证

1.心包病辨证 心包又名心包络。居于胸中,位于心之外围。其经脉络于三焦,二者为表里脏腑。其主要功能就是护卫心脏,可代心受邪。因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皆与心病相同,故不再重复。

2.三焦病辨证 三焦不是一个具体的腑,而是对体内脏腑部分功能的概括。是体腔上、中、下三焦的总称。其经脉络于心包,而与之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保持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及代谢。这是三焦气化的作用。其病理表现主要是水液代谢的异常。

(1)三焦气化功能失常:其气化功能失常则使水液内停。可见肌肤肿胀;腹中胀满,气逆,腹凉,或遗尿,小便失禁,舌苔白滑,脉沉细,或沉滑。以取任脉、足太阴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

(2)湿热蕴结三焦:湿热之邪蕴于三焦则使水液潴留。可见身热气逆,肌肤肿胀,小便不利。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以取足太阴经、足少阴经、任脉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泻法。忌用灸法。

(七)脏腑兼病辨证

人体各脏腑之间,在生理上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当某一脏或某一腑发生疾病时,不但在本脏腑出现症状,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影响其他脏腑发生病变而出现症状。凡同时见到两个脏腑有病变的,即为脏腑兼病。现将临床上最常见的脏腑兼病辨证叙述如下:

1.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是指心肾水火既济失调所致的病证。常见心烦失眠,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腿软,遗精,或见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以取手少阴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法,或用补泻兼施法。

2.心脾两虚 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常见心悸怔忡,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健忘,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倦乏力,或皮下出血(肌衄),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淋漓不尽。舌质胖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取手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兼用灸法。

3.脾肺气虚 脾肺气虚是指脾、肺两脏气虚所致的病证。常见久咳不止,气短而喘,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语声低微、懒言,疲倦乏力,面色白,甚则面浮足肿,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取足阳明经、任脉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或兼用灸法。

4.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是指脾、肾两脏之阳亏损所致的症证。常见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或下腹冷痛,久泻久痢,或五更泻,或下利清谷,小便不利,面浮肢肿,舌质淡胖,苔薄白,脉象沉细而弱。以取任脉、足阳明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以灸法为主兼用针刺补法。

5.肺肾阴虚 肺肾阴虚是指肺、肾两脏阴液亏损所致的症证。常见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声音嘶哑,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骨蒸潮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以取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忌用灸法。

6.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是指肝、肾两脏阴液亏损所致的症证。常见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腰膝酸软,胁肋灼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或见手足蠕动,男子遗精,女子经血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以取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法,忌用灸法。

7.肝脾不调 肝脾不调是指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所致的病证。常见胸胁胀满窜痛,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以取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腧穴及背俞穴为主。针用补泻兼施法。

8.肝胃不和 肝胃不和是指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的病证。常见胃脘、胁肋胀痛,嗳气呃逆,嘈杂吞酸,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以取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任脉腧穴为主。针用泻法。

若见巅顶疼痛,遇寒则甚,得温痛减,呕吐涎沫,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兼紧。以取足厥阴经、足阳明经、任脉腧穴为主。针用平补平泻法,或泻法,并兼用灸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