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简明禽病防治技术手册》第33页(1878字)
鸭病毒性肝炎是主要发生于6周龄以下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我国多个养鸭的省市都有本病的流行,是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一、病原学
本病是由鸭肝炎病毒Ⅰ型、Ⅱ型或Ⅲ型引起的。我国目前主要流行鸭肝炎病毒Ⅰ型,可能有鸭肝炎病毒Ⅲ型的流行。这两型病毒之间无抗原相关性,因此无交叉保护作用。鸭肝炎病毒Ⅰ型在56℃1个小时条件下仍然存活,因此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该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利用0.1%福尔马林、2%来苏儿和15%煤酚皂溶液都不能有效灭活病毒。需要用2%氢氧化钠或1%甲醛作用2个小时(15~20℃)、2%次氯酸钙在15~20℃作用3个小时才能完全灭活该病毒。
二、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是6周龄以下的雏鸭发病和死亡,其他家禽,如鸡、鸽、珍珠鸡、鹅和鹌鹑等,在自然条件下均不易感。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但不会经蛋垂直传播。从发病鸭场或有鸭病毒性肝炎病史的鸭场购进雏鸭或种鸭,很容易将感染带进来。而污染的车辆和用具、外来人员等均可机械性传播疾病。病毒在鸭舍的粪便中可存活数个月,而鸭舍中的鼠类是鸭病毒性肝炎Ⅰ型的贮存宿主,容易造成疾病的散播。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冬春时节易发生。未做有效免疫的鸭场,其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从10%~95%不等。通常1周龄以下的雏鸭其死亡率最高,2~4周龄的雏鸭次之,而5周龄以上的鸭可能基本不发生死亡。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短,只有1~2天,流行和传播非常迅速,发病率急剧上升,短期内即可达到死亡高峰,死亡主要在4~5天内发生,然后迅速下降甚至停止继续死亡。发病初的雏鸭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眼半开半闭呈昏睡状,常以头抵地,不久即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身体倾于一侧,两腿痉挛性蹬踢,死前头向背部扭曲,呈典型的角弓反张姿势,两腿伸直向后张开。鸭病毒性肝炎Ⅲ型的临床症状与Ⅰ型相似。
四、病理变化
病死鸭体况良好,绒毛外观也较好,而喙前端和爪尖因淤血而呈暗紫色。肝脏表现为肿大、质脆、色暗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脾有时肿大;胆囊肿胀,内充满棕褐色、浅黄色或淡绿色的胆汁;多数病例肾脏肿胀、血管充血,呈暗紫色的树枝状。急性死亡雏鸭可能无任何明显的眼观变化。如有可能,临诊时尽量多剖检一些死鸭,才具有统计意义。
五、诊断与防治
1.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及病变(6周龄以下雏鸭有发病死亡、发病急、死亡快、死亡时间相对集中、肝脏有明显的出血斑点等)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送代表性病鸭或组织样品到相关部门进行实验室检验。
2.防治 应从环境卫生和免疫预防两个方面做好防治工作。定期做好鸭舍的消毒,尤其是进鸭苗前可用2%~5%氢氧化钠水溶液等彻底消毒,强化进出鸭场人员的消毒。4周龄以内的雏鸭最好严格隔离饲养。
目前生产上可选用弱毒疫苗和/或灭活疫苗控制本病。使用广泛的弱毒疫苗,既可用于种鸭免疫(在收集种蛋前2~4周,以1周为间隔进行两次免疫注射,两周后种鸭所产蛋孵出的雏鸭可获得有效的母源抗体保护,一般免疫期5~6个月,5~6个月后即应再免疫一次);也可用于雏鸭的免疫(免疫1日龄雏鸭,3~7天可产生免疫力,但母源抗体会影响免疫效果,故生产中应用并不广泛)。在该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和鸭场,在种鸭开产前1个月,先用弱毒疫苗免疫,1周后再用合格的灭活苗加强免疫,可使下一代雏鸭获得高滴度的母源抗体,从而使它们能安全地存活过前2周的最易感期。
对于无母源抗体的雏鸭,或者鸭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初期,注射适量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本病的蔓延。如果同时配合敏感抗生素使用,则可以控制并发或继发的细菌性感染。有报道称中草药对于本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