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简明禽病防治技术手册》第30页(2233字)

鸭瘟是常见于鸭、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大头瘟”或“肿头瘟”。对养鸭业和养鹅业危害很大。

一、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是鸭瘟病毒。不同鸭瘟病毒株的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该病毒对热敏感,56℃10分钟即可灭活。它对常用消毒药抵抗力不强,0.5%石炭酸1个小时、75%乙醇5~30分钟、0.5%漂白粉和5%生石灰作用30分钟等都可有效杀灭鸭瘟病毒。

二、流行病学

鸭、鹅、天鹅都容易受到感染。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鸭(鹅)均可发生。其中番鸭、泥鸭、麻鸭以及绍鸭对该病的敏感性很高。而、鸽和哺乳动物均不会感染。通常成年开产鸭发病较多,公鸭的抵抗力稍高于母鸭。病鸭(鹅)和隐性带毒鸭(鹅)是主要传染来源。病鸭(鹅)与易感鸭(鹅)直接接触,或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饲料和用具等间接接触而传播本病。本病发生的季节性不强,一年四季均可能发生,并且不同地区的流行时间可能不同,我国华东地区常在春夏之交和秋季时流行,而华南地区则是在夏秋两季流行。近年来该病在鹅群中频频发生。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3~5天,然后体温升高可达43℃以上,呈持续高热。病鸭精神沉郁,不愿下水,离群独处,饮欲增加,而食欲减退;两腿麻痹无力,伏坐于地,行动困难;部分病鸭头部肿大或下颌水肿,触之有波动感;眼有稀薄分泌物(早期)或脓性分泌物(后期),常造成眼睑粘连;眼结膜充血、水肿,甚至形成小溃疡;鼻流出稀薄或黏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部分病鸭有咳嗽;倒提病鸭时从口腔流出污褐色液体;腹泻,排出灰白色或绿色稀粪,有腥臭味,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沾染;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及水肿,黏膜上有绿色假膜;病的后期体温下降,精神衰竭,不久死亡。本病病程一般为2~5天,有的可表现为慢性经过。

鹅感染鸭瘟的临床症状常与病鸭相似。表现为羽毛松乱;脚软,不愿行走;食欲减少甚至废绝,而饮水增多;体温升高;流泪、眼结膜充血、出血;肛门水肿,排出淡绿色或黄白色黏液状稀粪;有些患病公鹅的生殖器突出;倒提从病鹅口中可流出绿色污臭液体。病程为2~3天,而病死率可达90%以上。

四、病理变化

典型鸭瘟病例可见皮下和浆膜下胶样浸润;病鸭口腔、食道与泄殖腔黏膜上有粗糙条纹状纵向排列的黄色假膜,假膜剥离后有出血或溃疡斑痕;腺胃和肌胃黏膜多数有充血或出血;小肠内外表面可见有4个出血性环状带(即前、后空肠环状带和前、后回肠环状带),小肠内散在大小不等的黄色病灶,后期转为深棕色,与黏膜分界明显;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及坏死,坏死处呈灰绿色,夹有较坚硬的物质,剪切时发出磨沙声,95%以上病例有这种病变;多数病例肝脏壁面上缘分布着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的灰白色灰黄色或坏死点,有时坏死点中间有小点状出血,或其外围呈环状出血环。

鹅发生鸭瘟的病变与鸭很相似。也表现为皮下和浆膜下胶冻样浸润,有出血点;口腔和食道有不同程度的假膜性坏死或出血点。肌胃角质膜下有坏死灶和出血斑。肠道充血、出血和坏死。其中十二指肠及小肠段可见较严重的弥散性充血、出血或急性炎症,小肠集合淋巴滤泡肿胀或形成纽扣样的绿色或灰黄色假膜性坏死灶。盲肠内较多的绿色、污黄色或暗灰色假膜性坏死灶,从小砂粒大小到蚕豆大小,呈不整齐的圆形或椭圆形。泄殖腔出血、坏死和水肿。肝脏病变较为典型,其表面也有大小不一的点出血和坏死灶,有时坏死灶中心有小出血点,或者坏死灶的周围有出血环。可见病鹅的病理变化也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和肝脏,前者以充血出血和假膜性坏死性病变为特征,后者则以出血和坏死为特征。

五、诊断与防治

1.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性症状及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

2.防治 对于鸭瘟,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高免血清作用不确实。

应注意从无疫区的种鸭场引进鸭苗和种鸭,混群前先至少隔离检疫观察2周。受威胁地区的鸭和鹅都应接种鸭瘟弱毒疫苗。肉鸭一般在20日龄前后免疫一次即可。种鸭和蛋鸭除首免外,还应在开产前(23~24周龄)加强免疫一次。必要时可在停产期加强免疫一次,1周后即可产生坚强有效的抵抗力。普通的鸭瘟疫苗也能有效预防鹅发生鸭瘟,但一般来说接种剂量宜增大5~10倍。

搞好饲养管理,注意定期对放牧水域、禽场栏舍、运动场和工具进行有效的消毒。

发生鸭瘟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扑杀病鸭,并将死鸭集中焚烧或深埋。同时对发病鸭(鹅)群和相邻鸭(鹅)群紧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剂量加倍,发病鸭(鹅)群必须停止放牧,更应禁止出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