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简明禽病防治技术手册》第54页(1971字)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各种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的细菌性传染病。目前仍是我国养禽业中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养禽业的危害很大。

一、病原学

病原为大肠埃希氏杆菌。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物理和化学因素较敏感,对石炭酸和甲酚高度敏感。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而且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严重。

二、流行病学

不同品种和各种年龄的均可感染发病,幼雏和中雏发生较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较为多见。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场地旧、环境严重污染,则该病随时均可发生。主要的传染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蛋壳穿透、交配和经蛋传播。该病常成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

三、临床症状

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有多种病型。

1.急性败血型 病鸡一般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部分病鸡离群呆立,或挤堆,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排黄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污染。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2.卵黄性腹膜炎 又称“蛋子瘟”,是笼养鸡的一种重要疾病。病鸡外观腹部膨胀。

3.输卵管炎 多见于产蛋期母鸡。表现为产蛋量下降或停止产蛋。

此外,还可引起肠炎、生殖器官病、关节炎或足垫肿、肉芽肿、死胚和孵化率低下、蛋黄囊炎和脐炎、全眼球炎、大肠杆菌性脑病、肿头综合征。

四、病理变化

鸡胚和幼雏早期死亡、脐炎。因鸡蛋被粪便污染,或产蛋母鸡患有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或卵巢炎,导致卵被感染,感染蛋孵化时出现死胚,或出壳时死亡或出壳一周内陆续死亡。剖检可见卵黄囊不吸收或吸收不全,囊壁充血、出血,内容物黄绿色、黏稠或稀薄水样、脓样,甚至卵黄内为脓、血性渗出物,脐孔开张、发红、肿胀。

1.呼吸道感染 常见于5~12周龄的鸡。表现为气囊炎,囊壁混浊并增厚,囊腔内常含有白色的干酪性渗出物,有的可见肺水肿。

2.腹膜炎 腹腔及腹腔器官表面附着多量黄白色渗出物,各器官发生粘连。

3.肝周炎、心包炎 肝表面和心外膜覆盖一层黄白色的纤维素膜,肝呈褐色,脾肿大。

4.蛋性腹膜炎 腹腔中弥漫浸润着破裂的蛋黄液。蛋黄液凝固,或弥漫发生腹膜炎,使肠粘连。肠内容物易腐败,肠壁、腹壁变绿,味恶臭。

5.全眼球炎 表现为眼前房液积脓,眼失明。

6.输卵管炎 1~2月龄雏鸡可见输卵管明显增粗,内积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成年产蛋鸡可见输卵管局部高度扩张,内积异形蛋样渗出物,表面不光滑,切面呈轮层状;输卵管黏膜充血、粗厚。

7.大肠杆菌肉芽肿 在盲肠、直肠和回肠的浆膜上见土黄色脓肿或肉芽肿结节。肠发生粘连。肝脏有大灶性、不规则形状的黄色坏死灶。

8.滑膜炎 关节肿胀,关节中积有黄色黏稠液,滑膜肿胀和增厚。

五、诊断与防治

1.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病史、临床症状,加上剖检病理变化,即可对大肠杆菌病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的病原分离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等。

2.防治 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广泛存在,因此对养禽场的环境控制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如通风,注意温、湿度和饲养密度,加强卫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等,是预防大肠杆菌十分重要的措施。控制好其他疾病对预防大肠杆菌病也是很有效的。常发地区或养禽场,可用大肠杆菌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对预防大肠杆菌病有一定效果。

对于发病禽群的治疗,应在分离细菌进行耐药性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或抗菌药投予。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及氟喹诺酮类药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