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麻醉科手册

麻醉前病人检查

书籍:麻醉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麻醉科手册》第5页(4241字)

一、体重

(一)体重过重者,麻药剂量可能较一般为大。

(二)体重较正常为轻者,麻药剂量应适当减少。

(三)近期内体重逐渐上升者,对麻醉的反应多半较好。

(四)近期内体重显着减轻者,对麻醉的反应多半很差,应加注意。

(五)对于过度消瘦或极度肥胖的病人,施行麻醉时必须警惕,最好不用全麻。

(六)小儿病人术前应常规测量体重。如果实际体重较年龄体重(即年龄×2+7)大,用药量宜根据实际体重计算。如果实际体重较年龄体重小,用药量宜根据年龄体重的偏小量计算。

二、体温

(一)体温上升,常表示体内存在炎症,或有代谢紊乱,则麻醉用药和剂量都需慎重,一般耐药量均差,氧的供应必须充分。

(二)体温较正常人为低者,表示代谢低下,情况很差,对麻醉的反应也常不佳。

三、肺部 重视肺部听诊和叩诊,参阅X线透视或照片结果。

(一)如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堵塞、咽部充血疼痛、咳嗽或有急性气管、肺部炎症时,除非急症,宜暂停手术,直至治愈一周后再手术。

(二)如有慢性气管、肺部疾病时,禁用乙醚等刺激呼吸道的麻药,注意痰量的多少、痰的性质,以及是否浓稠不易咳出,并须采取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或肺部病变播散的措施。

四、呼吸道的通畅程度 鼻道不通畅(如鼻中隔偏歪、鼻甲肥大、鼻息肉等)、扁桃体肿大、颈部肿物压迫气管、声带麻痹、大量咯血或呕血、频繁呕吐、昏迷,以及过度肥胖、颈项过短等情况,都较容易在麻醉中发生呼吸道阻塞,故以采用清醒气管内插管术为妥,或事先做好抢救呼吸道阻塞的准备(如气管插管用具、吸引器、气管切开器械包及气管镜等)。

五、呼吸情况 呼吸次数、深度、型式(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及呼吸交换量大小。对于全麻病人,尤其是用乙醚麻醉的病人,极为重要。麻醉深浅的正确判断,麻醉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手术后是否会发生麻醉并发症,都和以上呼吸情况有关。

六、心脏

(一)心脏叩诊有心脏扩大者,在麻醉用药量、麻醉深度、氧供应、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以及消除手术不良刺激等处理,都应格外谨慎合理,因这类病人对麻醉的反应都很差。

(二)心脏听诊有杂音,但无心脏功能障碍的病人,对麻醉的反应未必太差。

七、血压、脉搏

(一)对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病人,麻醉处理应十分谨慎,事先要很好估计心脏功能状态、有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以及脑、肾的病理改变程度。

(二)对血压过低及周围循环衰竭的休克病人,麻醉也不易处理,应谨慎从事,详见第十二章第一节。

(三)对脉搏明显不规则(次数、强弱、节律异常)的病人,应进一步检查心电图,确定心律失常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对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术前应采取适当的治疗用药,术中应做好心跳骤停的抢救。

八、心脏功能

(一)采用全麻、腰麻以及复杂大手术,病情危重,有心脏血管或心力衰竭病史的病人,都应在术前对其心脏功能做出估计,以决定术前是否须用洋地黄类药,同时要使病人充分镇静和休息。麻醉和手术应在心功能获得改善后再进行。术中要注意病人对麻药的耐受力,麻药用量一般均应减小。限制输液、输血的量和速度。并要保证充分供氧。

(二)心脏功能的临床估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病人体力活动后的表现,心脏功能一般分四级,详见表1~2。

表1~2 心脏功能分级及其意义

2.憋气试验:

(1)方法:嘱病人深呼吸,吸至最大程度后,令病人尽量憋住不呼出,同时捏住鼻孔,直至病人不能不呼气为止,记录其憋气的时间。

(2)结果:正常时,憋气时间超过30秒钟;20秒以下者,表示心脏代偿功能低下,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差。

(3)为使试验结果可靠,试验前应让病人卧床休息15分钟后,先试作一次,休息5分钟后,即可进行正式试验。

3.起立试验:

(1)方法:病人卧床10分钟后,测量血压、脉搏。然后嘱病人骤然从床上起立,立即测血压及脉搏,2分钟后再测一次。

(2)结果:血压的改变在20毫米汞柱以上,脉搏的改变超过20次/分者,表示病人的心脏功能不佳,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差。

(3)这种试验不宜用于心功能Ⅳ级的病人。

九、肝、脾

(一)麻醉前应对肝脾作详细的物理检查,如肝脏有无增大及硬化、有无黄疽、腹水、腹壁静脉怒张、浮肿等症状。脾脏肿大,往往与肝脏肿大同时存在,故须一并检查。

(二)如有可能应作血液的生化检查,以测定肝功能的好坏,详见第十二章第六节。

十、眼、鼻、口 全麻病人尤其需作详细检查。

(一)眼球运动、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为判断乙醚全麻深浅的主要三项依据。麻醉前的检查,可作为麻醉时的对照。

(二)有无活动假牙或松动的牙齿,张口是否正常或困难。如有假牙,应在麻醉前摘下,以防脱落而被误吸入气管。如有松动的牙齿,插管时必须小心。不能张口的病人,在全麻前,应先作清醒鼻腔气管内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及避免误吸危险。

(三)鼻道不通气的病人,不宜作鼻腔插管。

(四)扁桃体及腺样体增大的病人,全麻后极易引起呼吸道不通畅,应作好气管内插管准备。

十一、神经系统的检查 应以知觉和运动是否正常,病理性反射是否出现,生理性反射是否消失等来判断有无脊髓病变。

(一)怀疑有脊髓病变者,应禁用椎管内麻醉,以预防术后因病变加重而致截瘫并发症。

(二)采用椎管内麻醉的病人,还要检查脊柱有无病变或畸形(包括压痛点、棘突间隙或骶裂孔是否清晰等的检查)。

十二、血常规检查 对住院病人应列为常规。

(一)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常能指示病人贫血、脱水及大致血容量等情况。

(二)血红蛋白低于8克%,或高出正常值很多的病人(大多为脱水所致),麻醉时危险性较大,必须事先设法调整。

(三)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细胞增高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异常,表示体内存在炎症病变,愈严重者,麻醉反应愈差。

十三、尿常规检查 对住院病人应列为常规,包括尿量的观察。

(一)从尿比重可估计病人的水分和电解质代谢的情况。

(二)尿糖阳性,应考虑有糖尿病。

(三)尿蛋白阳性,应考虑有肾脏的实质性病变。

(四)尿红、白细胞、管型阳性,应想到泌尿系统存在炎症。

(五)尿量减少明显,以致少尿,尿闭时,应考虑有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六)尿常规检查阳性者,应作血液的生化检查,以测定肾功能的好坏。对肾功能减退的病人,麻醉的反应极差,术后易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详见第十二章第七节。

十四、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常能影响麻药用量和麻醉反应。基础代谢高者,麻药用量大,麻醉不易平稳;基础代谢低者,麻药用量小,麻醉反应差。

(二)基础代谢率:可用李氏(Read)公式作估计:当病人清晨刚睡醒后,在不活动、不进食的情况下,连续测试两次血压和脉搏,取其平均值,代入下列公式,即可求得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0.75×(每分钟脉率+0.74×脉压)-72

基础代谢率正常应为-10%~+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