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和操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东方出版中心《实用高血压病防治手册》第210页(2115字)

脑卒中康复医疗应按整体康复方案再结合不同病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逐步进行,大致包括以下几项:

1.尽量设法促进机体的自然恢复功能,加强早期康复。

2.增强残余的肌力,如健侧肢体和躯体的肌力等。

3.预防和改善肌肉萎缩、痉挛、骨质疏松等。

4.提出代偿方法,如使用自动工具和矫形器等。

5.学会日常生活能力的简单方法和内容。

偏瘫是脑卒中致残主要功能障碍,肌力训练、运动锻炼(体疗)是脑卒中康复医疗的重要措施,以下重点加以介绍。

(一)急性期康复医疗

以预防病残为主,即作好预防康复:

1.危重病人(如昏迷、抽搐、生命体征不稳定),应积极进行抢救,采取保护脑细胞功能的各种措施,并加强康复护理,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2.功能位置:渡过危险期,调整姿势使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置:患者取仰卧位,肩外展50度、内旋50度、屈40度,整个上肢放在一衬垫(如枕头)上,防止肩内收,上肢肘微弯曲,腕和手指轻度伸展,手持一纱布卷,患者下肢髋及膝关节略曲,在肘下置一小枕,腿外侧放沙袋,以防其外展,外旋,足底部抵住足板,以防足下垂和足外翻。

3.被动运动:主要目的是防止肌萎缩,方法是关节活动或进行被动运动。被动运动应从健侧到患侧、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要各方面活动到位,又要注意动作强度不宜过大。

4.按摩:采用轻柔、缓慢的手法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揉捏,对拮抗肌给予些安抚性按摩,并轻按胸大肌,以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免妨碍肩关节运动。

(二)恢复期康复医疗

一般脑卒中1~3周后进入恢复期,各种功能障碍开始恢复,此期康复医疗的目的是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和功能的代偿,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行动及工作能力。

1.本体促进训练法:利用各种神经生理学现象,如屈肌和伸肌的共同运动联合运动及姿势反射等生理反射诱发随意运动。如头向一侧转动时,有利于同侧上肢的伸展运动和对侧上肢的屈曲运动;又如仰卧位,健侧下肢髋关节外展或内收并加以外力抵抗,诱发患者对侧下肢运动;再如健侧手指握拳,诱发对侧手指屈指运动等。通过反复训练,可以促使患肢主动运动的发展。

2.主动运动:健侧应经常运动,以保持肌力,防止萎缩;患侧肢体先作“假想运动”,即用意志支配发出神经冲动,使瘫痪肌肉收缩;然后作“助力运动”,可用健肢带动患肢一起活动,进而作主动运动,要着重训练瘫痪肢体的软弱肌群,并多作与痉挛方向相反倾向的运动。训练量要适度,避免疲劳。

3.坐位训练:坐位训练分坐前训练、坐起动作和坐位平衡三个步骤。起做时以健手握患手于胸前,健腿伸于患腿之下,以健肘为支点,健腿用力蹬床的同时转上半身至健侧卧位,患肢朝上,身体前屈,用力坐起。当坐位平稳后可练习坐床边、坐椅子。

4.站立训练:体弱者应先作适应性训练,采用起立平台式斜板,逐步加大倾斜度和训练时间,以使病人适应体位变化,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并锻炼患肢支撑体重的肌力和耐受力。站立训练可先在帮助下扶支持物、平行杠、床档、桌、椅等站立,最后独立徒手站立。起立时可先缩身向前,然后挺直躯干,站立稳定后,可进行步行训练。

5.步行训练:站立稳定并患肢肌力恢复达Ⅳ级时,可以先在步行辅助器帮助练习步行,走稳后改扶杖练习步行,最后再独立步行。持杖步行采用三点法:第一步健手向前扶杖,第二步患肢迈步,第三步健腿向前跟上,逐渐向前行走。

瘫痪肢体恢复一般先下肢、后上肢;先近端、后远端,上肢的训练可应用各种功能训练器。

6.生活自理训练:一般经过坐位训练后即可开始生活自理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入厕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既要积极鼓励,又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开始时应有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家庭成员的协助,病人能独立操作时再脱手。总之,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区别对待,妥善安排,其基本目的是通过训练促使残存的功能最大的发挥,争取达到生活自理,进而行动自如,回归社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