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脊髓损伤

椎骨

书籍:脊髓损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脊髓损伤》第3页(11334字)

在幼儿时期,椎骨共有32~33块,即由7个颈椎、12个胸椎、5个腰椎、5个骶椎及3~4个尾椎组成。及至成年,5块骶椎融合成一块骶骨,3~4块尾椎融合成一块尾骨。因此颈、胸、腰段脊柱为活动部,骶尾段为不活动部,脊柱也可以说由26块脊椎骨组成(图1-1)。

图1-1 脊柱的侧、背面观

脊柱的前部由椎体与椎间盘组成,后部为各椎骨的附件,即椎弓、关节突、横突及棘突。脊柱前、后两部之间为椎管。

脊柱的结构需要合乎人类各种生理活动的力学特征。脊柱须足够坚固以支持体重。人的双目需有广阔的视野,要求头部能绕躯干旋转270°。脊柱不宜负载过重,需要很好保护脊髓。脊柱具有足够长的杠杆作用,以保证附着其上的肌肉收缩时能朝各个方向运动。肋骨是所有重要腹肌的附着处,对控制腰椎运动有重要意义。

婴儿出生时,脊柱各部分结构都很相似,而且整个脊柱活动一致。成人各部分由于发育分化,特别是椎弓、关节突和附件出现很大差异。

每个典型脊椎骨可分为前方圆柱形的椎体(vertebral body)和后方板状的椎弓(vertebral arch)两部分。

椎体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由颈椎向下,椎体体积逐渐加大。椎体的周围为一层较薄的密质骨,内部主要为松质骨,由纵行及横行骨小梁构成(图1-2)。椎体前面及外侧面有许多小孔,供营养血管通过;椎体后面居中有1个或2个大孔,椎体背侧营养动脉及椎体静脉由此通过。椎体的上、下面皆粗糙且周围稍隆起,椎间盘的纤维环附着周围稍隆起上。

图1-2 腰2椎体的上面图(A)和侧面图(B)

椎弓根(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是椎弓紧连椎体的缩窄部分,自椎体两侧的后上端向后突出,构成椎管的侧壁,其上、下缘称为椎上、下切迹,与相邻上、下椎骨切迹相连,形成椎间孔(管)(intervertebral foramina),脊神经根由此离开椎管。

椎板(lamina of vertebral arch)是椎弓根的后部的弓形板,两侧和椎弓根相续,相邻椎板之间有黄韧带相连。

每个椎弓有7个突起,即4个关节突、2个横突和1个棘突。关节突位于椎弓根和椎板相连处,上关节突向上后,下关节突向下前,构成椎间关节。横突自椎弓根及椎板会合处向两侧伸出,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有很多肌肉附着其上。棘突自两侧椎板会合处向后突出,也是很多肌肉的附着点,彼此间借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相连。棘突尖部约有半数向一侧倾斜。椎骨各突起仅中央有少量松质骨,其周围则是密质骨,血液循环较差。

一、颈椎(Cervical Vertebra)

颈椎为整个脊柱中最小的真椎,共7个。第1、2和第7颈椎结构形态特殊,属于特殊颈椎。第3、4、5、6颈椎为普通颈椎,体态大致相似。

(一)第3~7颈椎

颈椎的椎体较小,呈椭圆形,其上面横径上凹陷,上位颈椎位于下位颈椎体的凹陷处,互相嵌入增加了颈椎的稳定性。椎体前面呈弧状隆起,上下缘有前纵韧带附着,后缘较平坦,有滋养孔、血管出入孔,上下缘有后纵韧带附着。外侧缘有与下位椎体相接的唇样突起(钩突)即谓Luschka关节或钩椎关节或椎体间侧关节。它的增生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根。横突根部具有横突孔,其大小为5mm×5.5mm,为椎动、静脉及神经所穿行,横突末端分成横突前后结节,两结节之间的深沟为脊神经的前支所通过,椎弓根较细,自椎中部向后外侧延伸。椎弓窄长,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或椭圆形。关节突呈短柱状,起于椎弓根和椎板的连结处。关节面平滑,呈卵圆形,呈前高后低倾斜位。棘突稍倾斜向下,末端分成叉状。上关节突的关节面突向后上方,下关节突指向前下方,关节面与水平交角较胸腰椎小,约45°。这种结构形式易遭受屈曲暴力造成脱位或半脱位。

(1)椎体:C3~C6椎体的横径较矢径为大。上、下面呈鞍状。椎体外上方的隆起,称为钩突,与上位椎体下面侧方的斜坡相应钝面形成钩椎关节又称为Luschka关节(图1-3、图1-4)。

图1-3 颈椎C4和C7上面

图1-4 C3、C4、C5前面

颈椎椎体由上向下逐渐增大,呈扁椭圆形,横径较大,前下缘稍凸出(图1-5)。C3~C7上面矢径为14.4~16.3mm,下面矢径为15.7~16.9mm,同一椎体下面矢径除C7外,较上面矢径略大1mm。颈椎椎体高度,后缘较前缘高0.5~1mm,颈椎前凸曲度主要由椎间盘维持。

图1-5 颈椎侧面观

颈椎椎体的前上缘呈斜坡状,前下缘呈嵴状突起,覆盖相邻下位椎体的斜坡上,故椎体上面的矢径较下面矢径为小,而其横径又稍大于下面的横径,上下椎体重叠。经前路切除椎体时,深度应掌握在14~17mm,宽度不超过16~22mm,以防损伤脊髓或椎动脉。椎体前方的椎间隙低于椎体中部的椎间隙,切除椎间盘时,应注意这个特点,不要过多地切除椎间盘下方椎体的骨质。

颈椎椎间盘退变惑,椎体边缘常产生骨赘,其发生部位比率:后/前为1/2.8,上/下为1/1.7。与C4~C6位于颈椎曲度顶点,活动多,承受应力大,是骨赘最好发生的部位。

钩突在C3~C7呈矢状位。C3~C7钩突高5.9~6.2mm,C5~C6较高,C3及C7较小;钩突宽10.8~12.1mm,亦以C5~C6较大,C7最小;钩突厚5.9~6.8mm,C3最厚,C5~C6较薄;钩突斜度55.8°~67.2°,能限制椎体侧方移动,保持颈段稳定。

正常钩突多呈半椭圆形。颈椎病病人可呈尖刺状(32.06%)、峰状(30%)、角块状(13.9%)及其他形状,以C4~C6为多见,41~60岁者占69.1%。斜位X线片可提高阳性率。

钩突的前方为颈长肌,前外侧为穿经横突孔的椎动、静脉及包绕其上的交感神经丛,后外侧参与构成椎间孔前壁,有颈神经根及根动脉通过,内侧为椎间盘。颈椎椎间盘在正常情况下,因为钩突的阻挡,不易向两侧突出。如钩突斜度过大,可向外伸展而使横突孔狭小,影响椎动脉通过。

(1)椎弓板(lamina of vertebral arch):C3~C6椎弓板厚2.9~3.7mm,高11.0~13.3mm。

(2)关节突(articular process):颈椎的关节突从椎弓根与椎弓板相接处伸出。C1、C2的关节面与横截面平行,可做充分的旋转活动。侧面看,除寰枢椎关节突的位置稍靠前外,其他各关节突相连成一骨柱,似被斜行切断成若干小节。颈椎上关节突的关节面多朝向后上,C3~C5上关节突与椎体平面成44.4°~47.1°角。上关节突朝上后方,下关节突朝下前方。颈椎关节突的方向有利于屈伸、侧屈和旋转运动,但比较不稳定。屈曲性损伤,可致椎间关节发生半脱位或脱位,甚至关节突跳跃,即上一颈椎的下关节突滑至下一颈椎上关节突的前方,而发生交锁,可引起脊髓损伤。

(3)横突(transverse process):颈椎的横突短而宽,向外并稍向前下。横突有两根,终于前、后结节,有众多肌肉附着。前根为横突孔前侧部分,自椎体侧面发出。横突的前根和前结节是肋骨退化的遗迹。在第7颈椎可变肥大而成为颈肋。横突后根位于关节突的前部为真正的横突。横突前后根的游离端借一弯曲的肋横突板相连。横突孔(transverse foramen)由椎弓根、横突前、后根及肋横突板围成,多呈卵圆形。椎动脉一般由第6横突孔进入,向上经各颈椎横突孔,再经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入颅。横突孔内尚通过椎静脉丛及交感神经网,C7的横突孔只有椎静脉通过。横突上面有一深沟,称为脊神经沟,颈神经跨越此沟。郭世绂等(1987)对104副颈椎骨骼标本观察,发现颈椎横突孔有多种变异:一孔者占83.5%;二孔者占16.1%,其中C6占45.5%,C7占27.5%,C5占21.2%,C4占3.1%,C1占2.1%,C3占0.4%,横突具二孔者多前大后小,双侧者占9.3%;三孔者占0.1%;无孔者占0.4%。

C3~C7横突孔横径5.0~6.5mm,矢径3.4~5.1mm,前壁厚1.2~2.0mm,前壁高4.1~8.0mm。

颈横突孔内缘与椎体中点间距,C3~C5为12.5~13.5mm,C6为14.0~14.5mm,C7为16.0~16.5mm,C1为24.5~24.7mm,C2为19.0~20.0mm。

第6颈椎的横突前结节亦称颈动脉结节,有颈总动脉经过其前,头颈部大血管破裂出血时,可在该结节外按压颈总动脉以紧急止血。

(4)棘突(spinous process):颈椎的棘突一般呈分叉状,C2最大,比较坚强,可作为定位的标志。

(5)椎间孔(管)(intervertebral foramina):颈椎的椎间管为相邻椎上、下切迹构成的骨性管道,其前内壁为钩突的后面、椎间盘和椎体的下部,后外壁为椎间关节的内侧部。颈椎钩突、横突和关节突全体构成一个复合体,是颈椎的关键部位,有颈神经根和椎动脉通过,脊髓亦相距较近,复合体任何组成部分的病变均可引起较严重的神经、血管压迫症状。椎间孔的矢状切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中国人颈椎椎间孔平均值,矢径为6.7mm,纵径为7.9mm。颈椎病病人椎间孔矢径小于5.9mm者占72.3%。椎体侧方骨刺、钩突退变及上关节突移位或退变是椎间孔变小的主要因素。

颈椎椎管底部有颈神经根通过,其余空隙为血管、淋巴管和脂肪组织所占据。在椎间管中部,后根在上,前根在下,神经根与椎间孔大小之比为1∶2~1∶8,第1椎间孔较大,而通过的的神经根却相对较小,所以很少受压。颈椎损伤后,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关节及钩椎关节因应力改变可发生骨质增生,导致椎间管狭窄变形。椎间管矢径越小,脊髓及神经根愈容易受刺激,产生脊髓及神经根水肿变性等改变。切除突出的椎体后缘增生骨嵴及变性的钩椎关节,扩大椎间孔,可使受压的脊髓及神经根得到解除。

(6)椎孔(vertebral foramen):颈椎的椎孔多呈三角形或僧帽形,其内通过颈段脊髓,相当于颈丛和臂丛发出的颈膨大处。颈椎椎孔较大,横径大于矢径,C3~C7矢径大致相同,约为12.7~13.1mm,横径为21.8~23.9mm。颈椎椎管矢径与相应椎体矢径之比大于80%。C5~C7矢径大小相似,男性较女性者稍大,颈椎椎孔的矢径以自椎体后下缘到两侧椎弓板连接处最小。

(二)寰椎(atlas)

第1颈椎又称为寰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后两弓及两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前结节突出,向下。其后面正中有一凹形关节面即齿突凹,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称为寰齿关节。后弓后面正中有一个后结节,朝上后,有利于寰椎的旋转运动(图1-6)。后弓可发生脊柱裂,不要误认为骨折(图1-7)。前、后弓均上下扁平,较为薄弱,在侧块的后面为寰椎椎动脉沟,宽约5.7mm。两侧寰椎椎动脉沟内侧缘之间的距离为38.8mm(30.1~46.0mm)。从内侧缘至寰椎后结节中点即半距,为19~20mm。施行寰椎后弓切除减压时,切除范围应掌握半距在15mm,而两侧距离在25mm以内,以防损伤椎动脉。每个侧块有上下两个关节面,上关节凹呈椭圆形,与枕骨髁相关节;下关节突呈圆形,与枢椎的上关节突相关节。从侧块的内面伸出一个结节,供齿突韧带附着。寰椎的横突较长、较大,有很多肌肉附着。其内有一圆孔通过椎动脉。从整个颈椎看,寰椎椎孔较大,矢径为2~2.5cm,其前1/3为齿突所占据;后2/3部分,脊髓只占一半空间,在寰椎脱位或齿突骨折后,脊髓尚有退让余地,不一定会发生截瘫。

图1-6 寰椎

图1-7 寰椎后弓脊柱裂

(三)枢椎(axis

枢椎的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的齿突凹相关节,下部与一般颈椎相似。齿突原为寰椎的椎体,发育过程中脱离寰椎而与枢椎椎体融合,其根部较细,前侧有一关节面,与寰椎前弓正中后面的齿突凹相关节(图1-8)。齿突高约15mm,横径为10mm,矢径为11mm。齿突一般在6岁时与枢椎椎体完全融合,融合处常残留不完整的软骨板。

图1-8 枢椎

齿突血供由椎动脉发出的前、后升动脉供给。二者在C2~C3椎间孔处分别起自椎动脉的前内侧面和后内侧面。前升动脉沿枢椎椎体向上内行走,发支至齿突基部;主干在寰椎前结节下方,折转向后,再沿齿突外侧上行,与同侧后升动脉吻合。后升动脉沿枢椎椎体后外侧上行,在寰椎横韧带下缘,亦发支至齿突基部;主干经齿突外侧向上,在翼状韧带上方,通过吻合支与同侧前升动脉相连,然后弯向齿突尖部前上方与对侧同名支吻合成顶弓,由其发出1~3支,供应齿突尖部。

供应齿突的主要动脉位于基部,与骨折愈合密切相关,凡齿突尖部骨折或骨折线在基部营养动脉进入处以下,即枢椎椎体松质骨者易于愈合,而齿突基部骨折直接损伤基部营养动脉或其升支者则不易愈合。

齿突常出现变异,如缺如、发育不良或与枢椎椎体不相融合,而形成游离齿突(图1-9)。

图1-9 齿突游离

枢椎的上关节面较大,几乎伸至横突。横突短小、朝下。棘突有众多肌肉附着,显得粗大。

(四)第7颈椎

第7颈椎棘突的长度与第1胸椎的棘突几乎相等,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体序数的标志。横突长而坚固,横突孔很小,仅通过一些小的椎静脉。第7颈椎的横突如过长,如同颈肋,也可以产生神经根受压症状。

二、胸椎(thoracic vertebrae)

胸椎的椎体两侧有肋凹,与肋头形成肋椎关节。椎孔较小,呈圆形。关节突方向呈冠状位,有利于旋转。横突有肋凹,与肋结节形成肋横突关节。棘突长,向后下,彼此相接作叠瓦状(图1-10、图1-11、图1-12)。

图1-10 胸椎侧面观

图1-11 胸椎上面观

图1-12 胸椎侧面观

(-)椎体

胸椎的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每个胸椎椎体后部有一对肋凹,和相应肋头相接形成肋头关节。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第2~9肋骨头上移,也与上一胸椎椎体相关节,第2~8胸椎椎体两侧各有一个上肋凹和一个下肋凹,第9胸椎有一个上肋凹,有时也有一个下肋凹。上肋凹一般较下肋凹为大。第1、10、11及12胸椎椎体侧面的肋凹较大。

中部胸椎椎体呈心形,矢径较横径大,后缘高于前缘,全部胸段脊柱形成生理后凸。

胸椎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的比值自T1~T2的0.95~0.97至T6~T7逐渐下降至0.91,以后又逐渐回升至0.95,T11~T12最低,只为0.88,男女性基本相同。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可压缩成楔形。

(二)横突

胸椎两侧横突各有一个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第12胸椎的横突有3个结节,相当于腰椎的横突、乳突和副突。

(三)棘突

胸椎的棘突细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中间4个几乎垂直向下。

(四)关节突

胸椎关节突呈冠状位,上关节突朝后外,下关节突朝前内。关节面与横截面约成60°角,与冠状面成20°角。这种排列有利于胸椎的侧屈、旋转和少量屈伸运动,但受到肋骨框架的限制。

(五)椎孔

胸椎椎孔较小,呈圆形,胸段脊髓仅分出较细的肋间神经。由于胸段椎管狭小,胸椎损伤后易引起脊髓损伤。

三、腰椎(lumbar spine)

腰椎的椎体大而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呈三角形或三叶形。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呈矢状位。横突较细小。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图1-13、图1-14)。

图1-13 腰椎侧面观

图1-14 腰椎上面观

(一)椎体

腰椎椎体体积最大,呈肾形。腰椎椎体横径及矢径自L1至L4逐渐增大,与椎体荷载自上向下逐渐增加相一致,L5椎体下部载荷小于上部,其下面横、矢径与L1椎体相应部位相比也较小。

每个腰椎椎体的下横径除女性L5外,均大于上横径。每个椎体的下矢径除L5外亦均大于上矢径。各椎体矢径均较横径为小,L5更小,两径相差达15mm。

腰椎椎体前缘高度自L1至L5逐渐递增,而后缘高度逐渐递减。L1和L2椎体前低后高,L1前后高度大致相等,L4和L5前高后低。腰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之比,L1最低,只为0.88,但自此以下逐渐升高,L5最大,达1.17,男女性基本相同。

(二)椎弓板

腰椎椎弓板较厚,并略向后下倾斜,因此椎孔在下部比上部大。椎弓板厚度L1为6.5mm,L2为6.9mm,L3为6.8mm,L4为6.4mm,L5为6.0mm。以上测量显示,L2~L3椎弓板最厚,L5最薄。Spurling(1937)测量L5椎弓板平均厚度为6.5mm。如椎弓板厚度超过8mm,即可视为增厚。两侧椎弓板会合成椎弓板的夹角约为80°~90°,夹角变小,也能影响椎管的狭窄程度。

(三)椎弓根

腰椎的椎弓根伸向后外,椎上切迹较小,自L1向下矢径顺序下降;椎下切迹较大,上下区别不大。腰椎侧位X线片上,根据椎上切连矢径的大小,可大致估计侧隐窝的宽窄,但其数值略大。L5~S1椎间孔较小,而通过的神经根相对较粗,退变时容易引起神经根受压症状(图1-15)。

图1-15 腰椎椎间孔

椎弓根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进增,L1为7.1mm,L2为7.3mm,L3为9.3mm,L4为12.4mm,L5为18.3mm。L5约为L1、L2的1倍多。

(四)关节突

腰椎的上关节突向内,与上位向外的腰椎下关节突相接,因此椎间关节大致呈矢状位,但向下逐渐变为斜位,至第5腰椎,几乎呈冠状位。腰段关节面与横截面成90°角,与冠状面成45°角,可做屈伸和侧屈运动,但几乎不能做旋转运动。腰骶关节可做一些旋转运动。

腰椎关节突的关节面倾斜角度变化较大,两侧常不对称。关节突可以发生骨质增生、内聚,在后外侧突向椎管或向前突至侧隐窝,而使侧隐窝狭窄。

(五)横突

腰椎横突较薄,呈带状,与腹壁外形相适合,其上有腰方肌和腹横筋膜附着,一部分较厚,其上肌肉猛烈收缩可发生撕脱骨折。

腰椎峡部亦称关节突间部(pars interarticularis),较坚固。身体前屈时发生的剪力作用于腰骶椎峡部,由于关节突的方向与作用力垂直,相邻两个关节突互相挤压。某些运动员,如排球、跳高、体操等,由于腰部经常后伸受压,峡部可因重复性、积累性劳损而使之疲劳,发生不连,可导致脊椎滑脱。

第3腰椎横突最长,其次为第2、4腰椎横突,第1、5腰椎横突最短,并向后方倾斜。第3腰椎横突弯度大,活动多,所受杠杆作用力最大,其上附着的筋膜、腱膜、韧带、肌肉承受的拉力较大,损伤机会也较多,可引起第3腰椎综合征。

第5腰椎横突短粗,呈圆锥形,倾斜度较大。第5腰椎横突如过度发育,与第1骶椎融合,称为腰椎骶化,可为一侧或两侧。

横突根部的后下侧有一小结节,称为副突。在上关节突的后缘有一卵缘形隆起,称为乳突。腰椎乳突与副突之间可形成浅沟、切迹、孔或管。

(六)棘突

腰椎的棘突水平向后,呈长方形,后缘较长。第5腰椎棘突偏歪者达55.6%,常向一侧扭转(1°~20°)。腰椎棘突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做腰椎穿刺术。

四、骶椎(sacrum,sacral bone)

骶椎有5节,至成年后,互相愈合成一块,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盆面(前面)凹陷,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为骶岬(sacral promonotory),尖部与尾骨相连。中部有4条横线,是椎体融合的痕迹,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糙隆凸,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嵴的外侧有4对骶后孔。

骶骨底和一般椎骨无异,上面呈椭圆形,与第5腰椎椎体的下面构成腰骶关节。基底的两侧平滑,为骶翼。骶骨上关节突近似冠状位,如发育不良,呈扁平,不能阻挡L5向前的剪力而引起发育性脊椎滑脱(图1-16)。骶骨的两侧上部的耳状面与髂骨相应的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骶骨的侧缘在骶髂关节以下窄薄部分为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附着处。

图1-16 第5腰椎发育性滑脱

骶骨的前面由上向下凹进,后面粗糙不平,正中隆起为骶正中嵴,由第1~4骶椎的棘突连成。在骶正中嵴的两侧,各骶椎的关节突相连成骶中间嵴,其外侧的四对骶后孔,通过骶神经的后支,在每侧骶后孔的外侧,各骶椎的横突相连成一条断续的骶外侧嵴(图1-17)。骶骨后面上、下部,各有一缺损,名腰骶间隙和骶尾间隙,蛛网膜下腔麻醉和骶管阻滞麻醉,可分别由此两间隙注入药液。腰骶间隙高1cm,宽2cm,骶尾间隙也称为骶管裂孔。两个间隙表面均为一坚厚的纤维膜所覆盖。骶部压疮如穿透此纤维膜,可引起神经炎或脊膜炎。

图1-17 骶骨和尾骨

骶骨的形状不仅与骨盆入口的形状有关,而且同型的骶骨可见于不同型的骨盆,两个骨盆很少完全相似。骶骨上缘与水平线所成倾斜度常有不同,可呈水平位、垂直位、斜位或斜直位(图1-17、图1-18)。

图1-18 骶尾椎侧面观

骶椎的数目由于与腰椎或尾椎相移行,可能增加或减少。腰椎的骶化可能完全,也可能不完全,仅横突融合而椎体与棘突仍分离。骶骨的长度可长或短。骶岬或正常,或明显突出。第1骶椎一般与第5腰椎形成单岬,但可同时与第2骶椎另形成一岬,称为重岬。

经骶管裂孔阻滞属于硬膜外麻醉,循正中线扪得骶尾韧带,穿刺后,如突然感觉阻力消失,针尖接触到骨面,即到达骶管。骶管内静脉丛很丰富,容易刺破,当抽吸无回血,试验注射无阻力且局部无隆起时,即可将药液缓慢注入。正常蛛网膜下腔在第2骶椎下缘平面终止,做骶管阻滞或作硬膜外造影时,应注意勿将麻醉药或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以免引起意外。

五、尾椎

尾椎即尾骨,呈三角形,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为游离的尾骨尖。尾骨有时和骶骨相融合形成一骨。在坐位时,坐骨结节负重,尾骨并不着力。尾骨后上部的凹陷与骶骨相连部分称为骶尾间隙。在关节面后部两侧各有一尾骨角,相当于第1尾椎的椎弓和上关节突。尾骨的侧缘是韧带和肌肉附着处。

尾骨的形状可有很多变异,长短不一,尾骨第1节和骶骨末节可两侧不对称,向一侧倾斜。尾骨曲度可前弯,尾骨各节也可成角。骶尾部挫伤时,不要笼统地认为是尾骨脱位。

上一篇:脊髓损伤目录 下一篇:脊髓损伤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