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书籍:神经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科手册》第98页(1033字)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指颅内血管性出血,血液溢出达蛛网膜下腔。多因脑动脉瘤,发生于颅底动脉环;其次是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硬化等。
【诊断要点】
(一)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
(二)常见发病诱因是情绪激动、性交、用力排便等。
(三)突然起病,枕后或颈后部为主之剧烈头痛。
(四)出现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项强直、提腿抬头试验阳性)。
(五)一般无意识障碍。
(六)颅底动脉环处病灶,常有动眼神经麻痹与中脑动眼神经麻痹综合征(病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偏瘫)或合并少量脑实质受累者,可出现轻偏瘫症状。
(七)病灶在大脑表面之血管,可出现癫痫发作与轻瘫。
(八)部分病人有眼底出血。
(九)脑脊液检查,呈新鲜血性脑脊液。
(十)脑血管造影,显示异常性血管变化。
【治疗】
(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二)剧烈头痛者,可给作用较强的镇痛剂和镇静剂,如可待因、阿米妥等。
(三)头部可放置冰袋。
(四)降低颅压。
1.药物性降压(参阅脑出血)。
2.腰椎穿刺放出少量脑脊液(应慎做)。
(五)止血剂(参阅脑出血)。
(六)如有癫痫样发作,可用抗痉剂。
(七)外科治疗:经造影证实有动脉瘤与血管畸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