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用药速查手册》第214页(1290字)

【别名】:

天然型α干扰素:惠福仁;干扰素α-2a:罗荛愫,因特芬;干扰素α-1b:赛若金,运德素;干扰素α-2b:安达芬,干扰能;复合α干扰素:干复津;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干扰素α,派罗欣

【药理作用】:

所有干扰素均能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干扰素反应基因成分,产生抗病毒蛋白和免疫调节因子,并能促进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表达,有利于杀伤性淋巴细胞识别感染了病毒的靶细胞。因此,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双重作用。普通干扰素一次性肌注3MU后,约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70%以上经肾脏代谢,24小时后血药浓度显着下降,36小时后逐渐消失。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干扰素α)系将干扰素α与聚乙二醇分子相连接,后者在干扰素分子表面形成分子屏障,降低其免疫原性,保护其免受体内酶的分解。其吸收速度较普通干扰素慢,但3~4小时后也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在血中代谢速度缓慢,半衰期为40~100小时;用药168小时后,仍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故为长效干扰素。给药1周内血中干扰素浓度维持恒定,不存在普通干扰素的“峰-谷”效应。PEG干扰素α仅30%经肾脏代谢,其余与干扰素受体结合或经肝脏的非特异性代谢而排泄。干扰素还可用于其他病毒感染(参见394页)。

【主要用途和用法】:

干扰素α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主要用于病程半年以上,有活动性病毒复制和活动性肝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2倍),肝活检有活动性慢性肝炎证据的病人。治疗最初半个月,肌注普通干扰素α3~5MU,qd;半月后改每周3次。疗程3个月时,复查血清中肝炎病毒复制标志物(HBeAg、HBV DNA或HCV RNA),有效者再用3个月。若无任何疗效反应,则无须延长疗程。PEG干扰素α用法为:肌注180μg,每周1次,连用48周。也有人按每次1.5μg/kg计算用量。目前认为,PEG干扰素α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是最有效的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方法。干扰素还可用于其他病毒感染(见394页)。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本品的不良反应较多。用药初期多有感冒样症状,如发热、畏寒、肌痛、头痛及关节痛等,一般在第3次注射后不复出现。稍后可出现怠倦、失眠、烦躁、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皮疹、性欲下降、精神障碍以及白细胞减少、蛋白尿、血清胆红素升高、氨基转移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用药2个月后还可能出现脱发、自身免疫现象。偶可因并发间质性肺炎、缺血性心脏病发作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而致死。PEG干扰素α的不良反应与普通干扰素相似。此外,注射局部可有红肿、疼痛等不适,但不严重。在干扰素治疗期间尽量不用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干扰素与小柴胡汤合用可能诱发间质性肺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低蛋白血症、小儿、孕妇及70岁以上的老人不宜使用本品。对血清氨基转移酶正常的慢性HBV携带者本品治疗无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