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锈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43页(1085字)
【症状】 白锈病(图5-1)首先在叶背面产生很小的变色斑,然后隆起呈灰白色的脓疱状,渐渐变为淡褐色,叶正面则为淡黄色的斑点,且轻微凹陷。圆形病斑直径2.5~5.0毫米,严重时整叶布满病斑,导致早期枯死。
图5-1 菊花锈病
1.为害状 2.冬孢子
黑锈病即常说的菊花锈病。在叶片的正反两面均可看到浅黄色的斑点。而后在叶背形成黑褐色的粉疱状突起,随后又在原有的疱状突起外围生出1圈又1圈的次生疱。受害叶片最后枯萎。在萼片上,有时也会受到为害,但茎杆上未见到。
褐锈病与前两种菊花锈病不同的是孢子堆仅着生在叶片正面,且颜色为橙黄褐色。
【病原】 白锈病病原菌为掘氏菊柄锈菌Puccinia horiana P.Henn。冬孢子堆生于叶背,直径2~5微米,冬孢子长椭圆形,30~52微米×11~17微米,黄褐色,双细胞,顶圆或尖,柄无色或淡黄色,柄长50微米。
黑锈病病原菌P.chrysanthemi Roze 夏孢子近圆形,30~37微米×25~32微米,黄褐色,有刺;冬孢子倒卵形至椭圆形,38~55微米×23~32微米,栗褐色,双细胞,柄无色,柄长90微米。
褐锈病原菌为蒿多层锈菌Phakopsora artemisiae Hirat 夏孢子卵圆或椭圆形,着生子叶正面,大小23.5~36微米×16~25微米,有刺,淡黄色;冬孢子堆生于叶背面,3~5层,长椭圆形或方形,大小为19.5~32.5微米×18微米,色黄至深褐,寄生蒿属、紫苑属、菊属和洋兰属等植物上。
【发病规律】 夏孢子萌发侵染温度为16~27℃,低于6℃或高于31℃时,不能侵染。叶片上水膜是孢子萌芽的必要条件。
【防治方法】
(1)栽培防病。清出病残体,选择肥沃深厚的土壤。保持植物地上部经常干燥。选健康母株作繁殖材料。
(2)药剂防治。可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000~4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