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99页(1266字)

【学名】 Helibthis armigera Hiibner。

【别名】 棉铃实夜蛾、红铃虫、绿带实蛾。

【分布与为害】 棉铃虫为世界性害虫。中国各省均有分布。杂食性。为害香石竹、扶郎花、万寿菊、木槿、百日草、向日葵等。主要以幼虫钻蛀花蕾,咬食花朵、嫩梢上新叶,造成落蕾、落花,使叶片成缺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6~40毫米。雌蛾体黄褐色,前翅赤褐色。雄蛾体灰褐色,触角丝状,黄褐色。前翅中横线斜向末端达翅后缘,位于环状纹的正下方;外横线向后斜伸,达肾状纹的正下方;亚外缘线呈波状纹,与外横线之间呈褐色宽带,带内有8个白点。后翅灰白色,翅脉中室末端有1褐色斜纹,外缘有1条茶褐色宽带纹。带纹中有2个月牙形白斑。雄蛾腹末抱握器的毛丛呈“一”字形(图5-40)。卵为半球形,高稍大于宽,顶部稍隆起。卵壳上有放射状纵棱达卵底。初产时乳白色或淡绿色,孵化前变红褐色。老熟幼虫体长35~45毫米。头部淡黄色,有深黄色斑点。腹部各节背面有12个瘤状突起,每个突起上各着生1根刚毛。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线呈暗绿色。气门侧片呈白色。气门上下两端较尖,气门片黑色。体表布满褐色和灰色小刺。蛹长17~20毫米,纺锤形,黄褐色。第五至七节前缘密布比体色稍深的点刻。气门较大,围孔片呈筒状突起。腹部末端有臀刺2根,黑褐色。

图5-40 棉铃虫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5.被害状

【生活习性】 1年发生2~4代,各地不一。以蛹在土壤里及路边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到15℃以上时,成虫羽化;羽化期可延长1个多月,故造成世代重叠,一直到10月中、下旬仍可见到成虫。第一代成虫产卵盛期在5月上旬;幼虫为害最严重是在7~8月间。成虫有趋光性,羽化后当晚即可交尾。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卵产于枝叶、幼嫩茂密的植株上。卵散产,每雌可产卵500粒。卵期5~9天,幼虫5~7龄,幼虫期14~36天。蛹期9~15天。

【防治方法】

(1)在成虫羽化期,点黑光灯诱杀成虫。

(2)受害园地换茬、轮作。冬季翻耕,可杀死部分在土中越冬的蛹。在幼虫刚孵化、集中嫩头为害之时,结合栽培措施,人工捕杀幼虫。

(3)药剂防治。幼虫盛孵期,当幼虫尚未钻入花蕾时施药。第一次施药在越冬蛹羽化盛期后10多天,隔1周左右喷1次,后视虫情多少而定。药物可选用50%杀螟松、50%辛硫磷乳油各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二氯苯醚菊酯各20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