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斑潜蝇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99页(553字)

【学名】 Liremyza satiuae Blanchard。

【别名】 美甜瓜斑潜蝇、苜蓿斑潜蝇。

【分布与为害】 在非洲、美洲部分国家发生,在中国海南、山东、上海有分布。寄主包括茄科、豆科、葫芦科和菊科等12个科。幼虫潜食叶片,蛀道弯曲,破坏叶绿体,降低光合作用,影响生长,使花叶早落。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2.3毫米,翅展1.3~1.7毫米。中室小,M3+4脉前段长度为基段长的3~4倍,腋瓣黄色,缘毛色暗。卵大小0.2~0.3毫米×0.1~0.5毫米。米色,稍呈半透明。幼虫蛆状。初孵时无色,后渐变淡橙黄色,后期橙黄色,长约3毫米。后气门突呈圆锥状突起,顶端3分叉。

【生活习性】 在海南无越冬现象。在15~26℃下完成1个世代需16~20天;25~33℃下为12~14天。世代重叠。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使用内吸、内渗性药剂,如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或40.2%乐斯本乳油20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