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杨天牛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08页(1198字)

【学名】 Saperda populnea finnaeus。

【别名】 青杨楔天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寄主有毛白杨、银柳、小青杨、朝鲜垂柳等。幼虫蛀入韧皮、木质部之间,后蛀入木质部内。被害处形成纺锤形瘿瘤,造成枝干枯萎,风折,树冠畸形,秃头等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3毫米,宽2.5~3.5毫米。体小而狭,被黄绒毛,其间杂有黑色长竖毛。头部具黄色绒毛,粗点刻。触角较细,端部黑色;从第三节起,各节大部分被灰色绒毛。雄虫触角与体长相等,两侧各具1条纵向的黄色带,向前延伸到头后缘。鞘翅两侧几乎平行,端缘圆形,鞘翅布满粗刻点,且较深,上生淡黄色绒毛,部分翅面微显皱纹。每鞘翅上有4~5个距离相等的绒毛圆斑。雄虫绒毛斑不明显(图5-102)。卵长2.0~2.9毫米,圆筒形,两端稍尖,中央稍弯曲。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深褐色。老熟幼虫体长13~15.5毫米,深黄色。头小,褐色,缩入前胸。前胸宽阔,硬皮板光滑,两侧稍隆起,中间凹陷。凹陷处有无数小颗粒组成“凸”形纹。中胸前缘两侧及腹部第一至八节两侧各有1个褐色椭圆形气门;腹部第一至七节的背与腹面生纺锤形泡突。蛹长11~15毫米。化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深色。腹部背中线明显。

图5一102 青杨天牛

1.成虫 2.产卵刻痕 3.卵 4.幼虫 5.蛹 6.被害状

【生活习性】 1年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在江苏3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羽化。幼虫于4月中旬陆续孵化,10月后在枝条上形成虫瘿越冬。成虫食叶,补充营养。2~5天后交尾,交尾后1~3天产卵。卵产于二年生枝条的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枝干皮层有1倒蹄形刻痕。一处产1粒卵。产卵期5~14天。每雌虫产卵14~49粒,卵期7~11天。幼虫孵化后蛀食方向与枝条垂直。虫稍大蛀食枝干一圈,渐形成纺锤状虫瘿,半个月后蛀入木质部和心髓。然后向上蛀,隧道长2厘米。老熟后在隧道上部作蛹室化蛹。

天敌有青杨天牛姬蜂,寄生幼虫和蛹,寄生率达49.5%,1种肿腿蜂,寄生率可达24%~59%。

【防治方法】 冬季整修时剪除虫瘿并烧毁。幼虫孵化期选喷50%杀螟松200倍液,或40%速扑杀400倍液,或25%园科3号200倍液。

银柳的害虫除上述外,尚有豆蚜与日本龟蜡蚧,可参考本书其他花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