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天蛾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47页(757字)

【学名】 Deilephila elpenor lewisil Butler。

【分布与为害】 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均有分布。寄主有凤仙花、秋兰、草花等。幼虫食叶片,影响生长,是凤仙花的主要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3~40毫米,翅展55~70毫米。翅、体红色,有黄绿色闪光。头部两侧及背部有2条纵行红色带,腹部的背线及两侧为红色。前翅豆绿色,但自前缘角分别沿前缘、外缘及后缘中部各有红色绒条;后翅近基部的一半为黑褐色,靠外缘的一半红色(图6-26)。幼虫体长75~80毫米。头和前胸小,后胸膨大,体上密布网纹。胸部淡褐色,鳞片状。胸足黄褐色。第一至二腹节背面有1对深褐色眼状纹。纹中间有月牙形、淡褐色斑。斑周围白色。各节背面有浅色横线,体侧有浅色斜线。腹部腹面黑褐色。腹末有黑褐色尾角,约5毫米。另1种绿色型,体上散布黑色细绒条。胸腹背侧有不明显的黑斑。第一腹节眼状斑的中心纹为黄灰色。胸足、腹足均为绿色,尾角基部棕褐色,尖端淡黄白色。蛹为纺锤形,长42~45毫米,灰褐色,有暗褐色斑。

图6-26 红天蛾

【生活习性】 1年2~3代。以蛹越冬。次年4~5月间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寄主嫩梢及叶端部,7月可见第二代成虫。6~10月均可见幼虫食害叶片。幼虫老熟吐丝粘土作茧,在浅土层化蛹。

【防治方法】 冬季耕翻土地消灭越冬蛹。人工捕杀幼虫。也可喷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40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