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衣蜡蝉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10页(800字)

【学名】 Lycorma delicatula White。

【别名】 椿皮蜡蝉、斑蜡蝉。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南、西北及广东、台湾等地。寄主有樱花、梅花、海棠、桃花、四季海棠、石榴等。以成虫、若虫群集叶背、嫩梢上刺吸为害,造成嫩梢萎缩畸形,还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40~50毫米,全身灰褐色。前翅革质,基部2/3为淡褐色,翅面约有20个黑点,端部1/3为深褐色。后翅膜质,基部鲜红色,有7~8个黑点,端部黑色。体与翅均有白色蜡粉。头角向上卷起,呈短角突起(图7-22)。卵为长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排列成块,被褐色蜡粉。若虫形似成虫。初孵时白色,后变为黑色,有许多小白斑。1~3龄为黑色斑点,4龄时体背呈红色,有黑白相间斑点。

图7-22 斑衣蜡蝉

1.成虫 2.卵 3.若虫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为害。5月上旬为盛孵期。若虫稍受惊扰即跳跃逃匿。若虫经3次蜕皮,于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为害至10月。8月中旬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树干南面;或树枝分叉处。每块有卵40~50粒。卵块排列整齐,覆盖蜡粉。成、若虫均有群集性。栖息时头翘起,数十头群集新梢上排列成1条直线。飞翔力强,善跳跃。

【防治方法】 结合冬季修剪,剔除卵块。成虫、若虫发生期选喷1次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