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炭疽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73页(901字)
【症状】 病害多在成叶片上发生,新梢上偶有发生。在叶片上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水渍状暗绿色的圆形斑点,后扩大成不规则的大斑,色黄褐,中心灰白色,边缘暗褐色。斑上无轮纹,其上轮生许多小黑点。病叶质脆,易脱落。
【病原】 属于茶盘长孢属的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病斑上的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初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盘圆形,黑色,刚毛周生,大小60~150微米。分生孢子梗成丛着生,单胞,分生孢子梭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两端各有1个油球,孢子大小3~6微米×1.2~2.5微米。病菌生长温度范围16.5~32.5℃,25~27℃最适于发病,低于15℃病害不发生。分生孢子萌发以25℃最为适宜(图9-3)。
图9-3 山茶炭疽病
1.症状 2.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病叶上越冬。次年4月当气温上升至20℃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潜育期5~7天,长的达15~20天。只要条件适宜,可以反复侵染。阴湿多雨是病害大发生的主要条件。高温干旱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氮肥过多,土壤贫瘠亦易发病,以5~6月,8~9月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施有机肥料,配合施用一定量的钾肥。清除重病叶,集中烧毁。
(2)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用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这两种药剂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炭疽福美500倍液喷雾,10天1次,共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