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梗海棠褐斑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477页(549字)

【症状】 病菌为害叶片。在叶片上先发生褐色小斑,后形成近圆形或多角形褐色斑,直径1.5~3.5毫米,病斑可相互汇合形成大斑。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许多褐色小点,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为榅桲尾孢Cercospora cydoniae Ell.et Ev.。子实体主要生于叶面。子座发达,球形,黑褐色,直径24~60微米。分生孢子梗密集,淡榄褐色,不分枝,无隔膜,直,有时稍弯曲,顶端圆形,孢痕不明显,长6~32微米。分生孢子线形至倒棍棒形,近无色至淡榄色,直或微弯,基端长倒圆锥形或倒圆锥平切状,顶端钝圆,隔膜多而不明显,大小为25~67微米×2~3微米。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温度在20℃左右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梅雨季节病害发生重,至10月份病害停止发生。

【防治方法】 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4月底至5月初,花凋谢后,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10天1次,连续喷3~4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