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炭疽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501页(779字)

【症状】 初期在叶的表面产生暗红或黄白色的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直径1~15毫米。病部与健部组织分界明显。后期在病斑边缘形成较宽而稍隆起的黑褐色环带,边缘紫红色,中间灰褐色,其上散生黑褐色小点(图9-77)。

图9-77 扶桑炭疽病

1.症状 2.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及刚毛

【病原】 盘长孢刺盘孢属的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分生孢子盘褐色或黑色,直径100~300微米,刚毛少,隔膜1~2个,深褐色,64~71微米×5~6微米。分生孢子梗圆筒形,3~11微米×4~6微米。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或分生孢了在被害的寄主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高温多雨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土壤排水不良,土质瘦瘠,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本病在广州地区以7~9月发生较多。在温室中,分生孢子可不断地发生和侵染。

【防治方法】

(1)清除枯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土中,以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低洼地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防治积水。

(3)病害初发生时,开始喷1∶1∶200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10天1次。喷药次数,视病害发展情况而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