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夜蛾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629页(1237字)
【学名】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别名】 夜盗虫、莲纹夜蛾、花虫。
【分布与为害】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而以长江流域、华南、西南及华北等地发生较重。是间歇性发生、猖獗为害的杂食性害虫。长江流域在7~8月时大发生,为害十分严重。寄主有香石竹、月季、海棠、桃花、梅花、樱花、蔷薇、荷花、菖兰、菊花、瓜叶菊、大丽花、向日葵、丁香、仙客来、九里香、山茶、木槿等。初孵幼虫在叶背群集,取食叶肉,留下半透明表皮。老龄幼虫把叶片吃成缺刻甚至吃光全叶,还蚕食花蕾,严重影响荷花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3~42毫米,体深褐色。胸背有灰白色丛毛。腹部背面丛毛暗褐色。前翅灰褐色,基部有白线数条,内、外横线间从前缘斜伸向后臀角有3条灰白色斜纹。雄蛾的3条灰白色斜纹有2条不明显。后翅白色,近翅缘暗褐色(图10一30)。卵为馒头形,直径约0.5毫米,暗灰色,表面有纵横脊纹。卵3~4层聚成块,外盖黄褐色绒毛。幼虫体长38~51毫米。体色变化较大。有黑褐色、淡灰绿色、土黄色。背线、亚背线黄色,从中胸到腹部第八节亚背线上,每节有1对黑褐色半月形斑纹。蛹长15~20毫米,圆筒形,末端细小,棕红色。腹部第四至七节近前缘处密布圆形刻点,腹末有1对短而弯曲的臀棘。
图10-30 斜纹夜蛾
1.成虫 2.卵 3.幼虫 4.蛹
【生活习性】 1年发生4~8代。以蛹或少数幼虫在土中越冬。世代重叠,几乎全年都可见到有幼虫为害。越冬蛹至翌年4月开始羽化。成虫白天潜伏叶丛或土壤间隙隐蔽,晚上活动,取食花蜜作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卵多产于枝叶密茂的叶背上。每雌虫平均产卵3~5块,每块有卵100~200粒。幼虫共6龄。2龄后渐分散,4龄时进入暴食期;3龄后对光有拒避性,多在傍晚取食,有假死性、群迁性。在20~30℃条件下成虫寿命7~15天,卵期2~7天,幼虫期12~30天,蛹期8~17天。适宜28~30℃,相对湿度75%~85%生长繁殖。长江流域在7~9月盛发,华南地区则以4~11月都为盛发期。
【防治方法】
(1)冬季翻耕土地,消灭土中越冬蛹。
(2)成虫羽化期,点黑光灯诱杀成虫。
(3)幼虫为害期药剂防治。当3龄幼虫未分散时,先用药进行挑治,以后普治。可选用敌百虫或杀螟松1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施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