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152页(811字)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主要代表人物为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但德国古典哲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学派。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康德是二元论者,费希特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谢林和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则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然而,德国古典哲学又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康德开始了德国哲学的革命,他的“批判哲学”在总结理性派和经验派思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当时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发起了颠倒主客观关系的“哥直尼式假说”,提出“对象与知识一致”的认识中心说,并把有限与无限、必然与偶然、自然因果律与自由等近代哲学的重大对立,以“二律背反”的形式尖锐地摆在人们的面前,采取划分可认识的现象界和不可认识的物自体的二元论办法加以消除。费希特和谢林从右边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批判,唯心地发展了辩证法。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完成者和最大代表,他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一致的思想,以颠倒的方式从辩证法规律的方面研究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问题。费尔巴哈则使德国哲学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他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清算,重新确定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在批判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中,使自然和人的本质“返本还原”,完成了德国哲学由唯心主义向人本学唯物主义的转变。

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把辩证法从他神秘的哲学体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同时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吸取了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他们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哲学史上的新纪元。德国古典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

分享到: